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探讨了基于标尺竞争的,适合我国电力市场特点的发电侧激励性电价监管模型的构建和实证。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力产业市场化改革在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我国的改革也日趋深入。无论是其它国家还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一个重要论题是电力监管,而电力监管的核心内容便是电价监管,在此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普遍由传统的保护性监管转向激励性(Incetive)监管。而我国电力产业长期采取政府监管下的垂直一体化运营方式,在电力监管,尤其是电价监管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仍停留在传统的保护性监管,影响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因此,建立科学的电力监管,尤其是电价监管机制是我国电力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电价监管,尤其是发电侧电价监管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第一章阐明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论述了国内外电价监管的研究现状,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二章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工作,对电价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着重对自然垄断、管制经济学、激励性管制理论及电价监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梳理,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论文的核心内容为第三章至第四章,探讨了电力监管的核心内容——电价监管,本文侧重发电侧电价监管。第三章论述了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两个电价监管模型,即投资回报率模型和价格上限模型,分析了其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国外发电侧电价监管的发展和现状做了阐述,并对我国发电侧电价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我国电力市场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详细论述了标尺竞争理论,对发电企业的成本重新进行了划分,为我国发电侧激励性电价监管模型的构建做准备。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依据发电企业的成本的重新划分,参考价格上限模型,引入标尺竞争机制等,构建了一个新的发电侧激励性电价监管模型,并运用电量-电价曲线等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求解办法,论述了模型作用机制的发挥过程,通过对模型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证实了此模型可以达到激励发电企业提高效率、激励和调控投资的目的,并避免监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论文第五章是实证部分,通过一个算例模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并具有效率激励与投资激励、调控的特点,证明了模型的构建和作用机制的有效性。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及展望,对全文做了简要总结,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