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扩大和深入,合理有序的祭奠场所日益成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城市中移民比例的增大,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需求和关注祭奠场所,但是目前城市功能中的祭奠功能相对发展滞后,这种落后的现状与蒙原地区,乃至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格格不入。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百善孝为先,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都是汉人对于自己祖先祭拜日。目前人们祭祀行为主要回归故里,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建立规范,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祭奠场所成为日趋紧迫的待解决问题。依照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各朝代,作者对于国内祭奠场所从形式到礼仪,祭奠场所设计的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全国各地区祭奠场所设计实例为基础,通过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有关资料文献,以说明蒙原祭奠地区元素组成来源。阐释了我国自炎帝以来祭奠场所形成的历史成因、地域对比、实际意义、现状问题以及实施对策。通过搜集、分析、整理和在工作室的实际设计经验,结合现代化虚拟现实景观技术手段,提出祭奠景观数字化概念,阐明数字化景观实现的各种技术原理,为数字化祭奠景观在各城市的实施打好理论基础。文章最后一个章节运用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包容并蓄,结合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以蒙原文化为背景依托,依赖虚拟现实为技术手段,对于如何建设数字化城市祭奠场所提出了初步构想,作出了具体分析和实际设计方案的研究。对虚拟祭奠景观场所在我国实行的具体可行性做出分析,并针对我国当今的虚拟景观所存在的问题逐一解答,为虚拟景观在我国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