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教材是区别于国家统编教材,以地方的地理、历史、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性教材。我国乡土教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新中国成立后,乡土教材的发展也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我国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确立了地方和学校在管理开发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而乡土教材的推行则是民族文化保护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此背景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力发展当地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为当地学生了解和认识恩施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的调研地点为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G苗寨小学,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G苗寨小学所在地及学校自身情况进行了概述。主要收集整理了G苗寨小学使用的两本乡土教材——《恩施民族常识》和《咸丰县民歌普及册》的相关资料,并从开发缘起和文本分析两个方面,对两本乡土教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笔者对两本乡土教材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两本乡土教材实施状况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两本教材实施状况的比较及分析,总结认为影响乡土教材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政府责任的履行、乡土教材内容的地区性、教师重视民族文化的程度以及学生对授课形式的认可度。针对这些影响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实施状况的因素,论文从乡土教材开发体系的完善、乡土教材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授课过程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实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以G苗寨小学为例,对乡土教材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研,系统分析了乡土教材实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乡土教材实施的对策。但是由于受时间、地点、人力等条件的制约,论文的调查资料还不够全面,而笔者提出的相关对策,其有效性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