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实施监控体系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规划实施监控,与城市规划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一道,属于城市规划行政的基本工作内容.19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内地各城市均建立了城市规划实施监控队伍,开展了以城市规划批后管理为核心,包括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等内容的城市规划实施监控工作.十多年来,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批后管理工作在制止各类违法建设、确保城市规划目标实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的调研分析,可发现批后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探讨,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本论文结合公共行政管理的一般原理和城市规划专业知识,从我国当前城市规划批后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其含义、发展历史、组织机构及工作方式等进行介绍;随后分析目前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监控对象、监控部门自身等角度,对有关问题的成因加以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城市规划批后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其他文献
地震救援的难点不仅在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强破坏性,还受到城市工程环境和场地使用状态的影响和制约。然而方法性指导和量化数据的缺失,引发了救援效率低下、二次灾害频发和管
德占时期的青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块飞地,该时期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在中国近代城市中独树一帜,是当时德国建筑和规划思想直接的反映.该文回顾了德国1900年前后的社会背景、建筑
论文首先从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入手,提出"适应性"的概念;然后以旧建筑再利用这一特殊类型的设计为依托,从空间的体量划分、内外关系转换和限定要素对适应性的影响三个方
在城市居民对居住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社会交往的要求等;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原有的"单位社区"将不复存在,城市居民以
小城镇的崛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介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成为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和联系的纽带。我国自然环境多样,民族众多,传统
民居是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作为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至今仍然是北京旧城内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之一.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质朴,院落布局有序,它不仅是构成北
住区建设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住区交通体系作为构成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协调居民出行需求、形成良好交通环境、保障住区环境质
道教建筑随道教的形成而出现,并随宗教礼仪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而逐步完备。中国的道教建筑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世俗建筑的形式,亦为世俗建筑提供和积累不少新颖设计、布局、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环境对高新区来讲,是保持高新区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必要的宏观背景。在高新区内,应使环境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以更好的适应高新区创新氛围,有利于知识信息的
城中村问题是每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城市都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广州这类城市化进程飞速而又有丰富历史底蕴的城市,城中村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尤显严峻.作者结合广州市黄埔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