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盆腔血管三维成像(3D-CTA)对盆腔血管的显像情况,为临床妇科盆腔疾病诊治和介入放射治疗提供解剂学依据,达到了解病情进展、减少手术损伤、提高介入手术成功率的目的。材料和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妇科病房住院病人22例,进行盆腔双源CT扫描歼进行3D-CTA血管三维重建的研究。观察盆腔动脉显像特点,观察双侧骼总、韶内动脉的起源位置和子宫动脉开口显像类型,测最双侧髂总动脉、双侧骼外动脉与骼内动脉的血管夹角及通过360度旋转图像观察子宫动脉的最佳显像图。结果:(1)3D-CTA重建后的盆腔动脉图像显示出完整的盆腔动脉系统,包括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骼外动脉及骼内动脉的分支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子宫动脉等,显影接近血管的末端,显示的管壁光滑、清晰。对图像进行360°旋转发现子宫动脉在对侧斜位15°-25°时显像最佳,开口位置最清晰。老年妇女较年轻女性的盆腔动脉管壁形态僵硬粗糙,呈现节段性的收缩和反常的动脉弧度,具骼内动脉的分支也比较稀疏。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后的患者盆腔动脉3D-CTA重建图像显示盆腔动脉分布稀疏,臀下动脉几级分支未显影,子宫动脉开口无显影(2)髂总动脉的开口位于L4椎体上1/2到L5椎体上缘;骼内动脉开口位于L4椎体上1/2到L5椎体下缘。(3)双侧骼总动脉间夹角(45.19±9.806)°;髂内动脉与骼总动脉夹角左侧(160.81±4.423)。左侧(154.71±3.717)°;左侧骼内动脉与骼总动脉夹角大于右侧;骼内外动脉间夹角左侧(20.95±5.714)°、右侧(25.29±5.685)°,右侧骼内外动脉间夹角大于左侧。(4)子宫动脉与闭孔动脉共干发自臀卜动脉6例,占14.29%,自骼内动脉主干发出者6例,占14.29,子宫动脉分支共同开口于骼内动脉者2例,占4.76%;发自臀上与臀下动脉交叉部者17例,占40.47%;发自臀下动脉一级分支者7例,占16.67%。两侧子宫动脉起始部不对称性发出者8例,占38.09%,两侧对称性发出者13例,占61.91%。结论:1盆腔动脉3D-CTA三维成像可以清晰的、立体的显示髂内动脉及子宫动脉的开口、空间分布及其分支走形;为临床游离解剖子宫动脉提供形态学依据,选用对侧斜位15°-25°有助于子宫动脉的插管,为介入治疗提供帮助。2女性患者盆腔双侧髂总动脉间夹角相对较大,可以采用直接插管技术行骼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疗;3髂内动脉变异较多,在行盆腔血管介入治疗时应根据其解剖类型、子宫动脉开口位置及其开口类型实行个体化介入手术操作。4可在直视下了解子宫动脉长度及宽度,为子宫动脉移植时的血管吻合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