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唱腔艺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韵大鼓形成于清朝末年,流行于北京、天津两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曲艺音乐艺术形式之一,素有“南弹北鼓”之说(弹指苏州弹词)。京韵大鼓历时百年,在全国的鼓曲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其使用北京语音为唱腔语言,以“说唱结合”的形式,以唱为主,夹京腔韵白,所表现内容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譬如《三国》或《红楼》选段,表演形式简单,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曲艺之冠”。但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传播,京韵大鼓在这一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为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曾经极为受到群众喜爱的曲艺品种走向衰败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以现有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比较分析,从京韵大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主要流派的唱腔特征与流派唱腔比较、我国民族声乐对京韵大鼓唱腔上的可借鉴性三方面来阐述京韵大鼓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性问题,进而论证京韵大鼓唱腔的科学性和可借鉴性特点。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绪论。追溯京韵大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形成的概况,从京韵大鼓的形成发展和兴盛时期再到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新生时期,以及近几年来的衰败,从不同时期论证了京韵大鼓的发展特点和唱腔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2)对京韵大鼓唱腔艺术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唱词特点;二是三大基本唱腔和三种派生唱腔特点;三是京韵大鼓的板式与唱腔运用;四是京韵大鼓的腔词关系。(3)主要流派唱腔特征和流派唱腔比较。通过对不同流派代表人物嗓音特点,唱腔风格,代表作品的声腔设计特点,分析归纳总结出各流派唱腔的特点并比较各流派唱腔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我国民族声乐对京韵大鼓唱腔上的可借鉴性。本章属于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也是研究京韵大鼓唱腔的现实意义。本章主要从京韵大鼓在发声吐字、行腔归韵、唱腔语言的说唱性特点和其抒情性唱段的艺术处理几方面入手,寻找京韵大鼓唱腔和我国民族声乐演唱之间的契合点,从而论证京韵大鼓对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及以后发展道路的有益之处,并希望我国的民族声乐能够从京韵大鼓等曲艺音乐中吸收精华,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博采众长,把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对大直径(339.7mm)高强度石油套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过初步试制与优化试制,确定了最终的化学成分、轧管工艺、热处理工艺和管加工工艺等。试制结果和批量生产表明,产品性
史学界不断尝试多学科交叉渗透开展历史研究,这一发展趋势影响高考命题。以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为例,高考命题呈现以文证史、计量史学、心态史学、地理空间史学的特点和趋
簕杜鹃也称叶子花,原产南美洲,其栽培品种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其花总苞片色彩丰富,开花时景色艳丽壮观,被选为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市花。文章介绍了簕杜鹃在原产地的
阐述了生态园林和生态风景林的起源,分析了二者的主要功能,并提出了其建设原则。
本文以NIST开发的FDS程序为平台,采用LES方法对室内气流组织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气流组织条件下的舒适性进行评价。主要完成了不同风口布置形式下室内的气流组织模拟,
基层党组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必须在自觉性、针对性、有效性、严肃性上下功夫
分析了避雷针的防雷保护原理和影响避雷针保护范围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比较了避雷针防雷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讨论了避雷针防雷保护范围的计算公式,认为影响避雷针防雷效应的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而关涉到整个基础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奠基性环节,也是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教育权利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加强学前教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化学学科而言,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探究式教学是化学教师必须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实施效果关系到新一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临床表现特点,以期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自2003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