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同时也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创作从形式、体裁到风格都承袭了18世纪以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音乐风格,而且预示或体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特征。《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创作于1800年-1801年,是其音乐风格走向成熟的代表作。这一作品也正是体现了以上这一特点。这部作品1803年4月在维也纳首次演出,由贝多芬亲自弹奏,此后就受到经久不衰的欢迎。本文试图通过对《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分析与研究,在揭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以及他的生活经历与创作观念对这部作品影响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去探求这部作品的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和蕴涵的贝多芬精神。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贝多芬一生的生活道路和四个阶段的创作轨迹,力求凸现生活经历与环境的变迁给他的创作理念,创作风格带来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中心部分。分别从“创作背景”、“涉及作品精神、情感内涵的几个因素”、“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三个方面对《第三钢琴协奏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重点在中间两个方面。一、“涉及作品精神、情感内涵的几个因素”:1.从宏观的文化视角论述了时代的社会历史环境因素对贝多芬思想及音乐创作观念的影响,作品中所蕴涵的“英雄主义”及“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对这一影响因素的反映。2.前辈作曲家的影响因素:通过阐述贝多芬音乐与他的古典音乐先驱之间的渊源关系,表明了前辈音乐家在音乐创作手法、美学观念及美学思想对《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影响。3.文学、诗歌的影响因素论述了贝多芬与歌德、席勒的作品深厚的文化血缘关系,这不仅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源泉,而且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是贝多芬一生所追求的信念。4.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阐述了康德的哲学思想对贝多芬的精神内涵的重要作用。贝多芬正是赋予钢琴协奏曲以康德的“引力和斥力”中尖锐性和戏剧性冲突的哲学内涵,表现出他创作中的中心思想。二、“作品的音乐本体分析”先是论述了巴洛克的独奏协奏曲到古典协奏曲的渊源关系,然后从继承性和创新因素的创作特点上对作品的音乐结构、动机的展开、调性的表现意义、赋格段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