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化聚丙烯腈/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t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TiO2),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丙烯腈/二甲基亚砜溶液(PAN/DMSO)以制备聚丙烯腈/二氧化钛(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制得的纳米复合微粒经热处理后得到环化聚丙烯腈/二氧化钛(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荧光发射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对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及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经PAN改性后的纳米TiO2,其晶型没有发生变化,仍为锐钛矿型;而粒径减小,比表面积有明显的增大;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均高于纳米TiO2,且随着CPAN与TiO2复合比例的增大而逐渐增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热处理时间的延长,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对可见光区的吸收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热处理温度为270℃,热处理时间为1.0 h时,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对可见光吸收最强,有利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环化聚丙烯腈的共轭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其有效的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复合几率,利于光催化活性的增强。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制备过程中PAN与TiO2的质量比、CPAN/TiO2热处理温度、CPAN/TiO2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AN与TiO2的质量比为1:300、CPAN/TiO2热处理温度为270℃、热处理时间为1.0 h时,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可见光下催化活性最佳,且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反应速率是纳米TiO2的33倍。研究了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降解甲基橙的循环实验,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降解次数的增加,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的光催化活性并没有太大变化,稳定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探讨了CPAN/TiO2纳米复合微粒的可见光催化机理。
其他文献
多排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成像系统能够直接获得清晰的三维人体解剖图像,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丰富的人体器官组织信息。但是一次完整的多排CT扫描通常伴随着较
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是世界范围内毁灭性的土传植物病害,由于根肿病菌以休眠孢子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以及蔬菜田对土壤、设施的依赖,造成轮作倒茬困难,多年连续种植导致根肿病的
21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传统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使得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电池产业的发展和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在各类太阳能电池中薄膜电池以节约能源,低成本
业绩敏感性债券(Performance-sensitive debt,PSD)是一种将券息随企业业绩变化的新型债券:当借款企业经营不佳时,PSD通过增加券息的方式提供更高的风险补偿。PSD虽然会加剧企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能源合理的有效利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变材料(PCM)是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理性质的过程称为相
本文根据多主元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准则,设计了CoCrFeNiCu0.5Ti0.3,CoCrFeNiCuTi0.3,CoCrFeNiCu1.5Ti0.3三种多主元合金,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铸锭,之后对合金进行同温度下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研究如何对云计算虚拟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对于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保证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云计算将硬件资源虚拟化为资源
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对于“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本文采用天然可降解植物纤维芦苇与聚丙烯(PP)树脂复合,制备可部分生物降解复合材料。这一方面能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半结晶性的芳香族热塑性工程塑料,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3℃,熔点为334℃。由于大分子链上含有刚性的苯环、柔性的醚键及提高分子间作用力的羰基,结构规整,
从碳酸盐岩中提取原始地球化学信息是古环境研究的关键,针对原始母岩中碳酸盐矿物稀土元素的提取,研究者已提出各种局部溶解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酸溶ICP-MS法,但具体操作规程,使用样品粒径、酸浓度、淋溶时间等各不相同,对于淋溶出各稀土元素含量以及各稀土参数并没有系统分析,这就使对各酸溶法测定碳酸盐矿物得到的稀土元素含量是否准确产生怀疑,那么对应的测定结果所揭示的古环境氧化或还原的信息就有待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