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除专业性强的医学词语外,书中还有不少俚俗词语,具有重要的语言学语料价值。 本文运用历史考证、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系统研究等方法,以《伤寒论》词语为对象,从形、义和词汇系统等方面进行描述、研究,旨在揭示该书词语的整体特征以及部分词语的发展演变情况。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伤寒论》作者、版本流传情况,回顾中医药纸质文献语言研究概况,阐述《伤寒论》词语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所据《伤寒论》版本进行说明。 第一章是构词研究。此章首先探讨“烦”“逆”“自”“发”和“作”等5个活跃在《伤寒论》中的构词语素;接着论述“子”“家”等词缀;最后讨论该书的重叠式复合词,重点阐述AAB和ABB两种形式。 第二章系统研究《伤寒论》中表病痛等的感觉类词语。这一章是词义的类聚分析,涉及此类词在“感觉”这一语义场中的状态。这个语义场,文中强调研究的共时性。至于感觉词的组合关系,本章末尾一节,也会有粗疏的描写。 第三章是对词义的阐述。本章首先采用排除、旁证等方法,以上古文献、《汉语大词典》等为参照来界定新词、新义,并重点研究“内际”等九个新词,以及“本位”等九个词语的新义。 第四章对《伤寒论》部分词语进行考释,正确训释书中每个词语的含义,是本文的基础,这有助于正确阅读《伤寒论》,也有利于语文词典的编纂修订;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准确阐释词语的意义,是汉语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