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氯喹(Chloroquine,CQ)是治疗疟疾症状发作时最有效的药物,其已有6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CQ还能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单核/巨噬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有关。本课题通过分析CQ对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inactiva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cells,SAC)刺激活化的RAW 264.7巨噬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炎症反应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1.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ICS)分析RAW 264.7巨噬细胞胞内TNF-α、IL-6、CCL2的表达,利用流式微球阵列法(CBA)检测RAW 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CCL2的表达。2.利用实时定量RT-PCR法分析RAW 264.7巨噬细胞TNF-α、IL-6、CCL2的m 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TNF-α前体的表达,以及CQ对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NF-kB等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1.CQ明显抑制SAC激活的RAW 264.7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CCL2的表达,而细胞内TNF-α和CCL2的表达水平提高。2.定量RT-PCR法显示CQ减少SAC激活的RAW 264.7巨噬细胞IL-6m RNA的表达,增加CCL2的m RNA表达水平,然而对TNF-α的m RNA水平没有影响;免疫印迹分析表明,CQ对SAC激活的MAPKs、NF-kB炎症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不大,然而,CQ使SAC诱导的26 k Da和28 k Da TNF-α前体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1.CQ通过抑制TNF-α从膜结合的26 k Da和28 k Da前体蛋白转变为可溶性成熟蛋白的加工过程而抑制该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2.CQ能差异性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激活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其抗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