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寻找更多的生存机会。与上一代进城农民工不同,新一代的务工人员更愿意将其子女一起带到城市,让子女在当地入学,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实现从以“打工养家糊口”为目的到以“实现人生价值,扎根城市”为目标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外地户籍学生在本地公立小学就学,其在和本地学生进行互动和人际交往时形成的同伴关系如何?该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进行介入,从而帮助改善公立小学中不同户籍学生的同伴关系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湖州市S公立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小学生共116名,就其同伴关系的现状展开调查,同时辅以对学生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来了解不同户籍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现状和特点,并归纳和总结出影响同伴关系发展不良的原因。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通过社会工作方法中的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改善两种不同户籍学生的同伴关系,其中分别运用到小组工作方法中的互惠模式和个案工作方法中的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来构建小组和个案服务的方案。期望通过笔者的介入,能帮助外地户籍儿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和提高沟通能力,促进不同户籍小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构建良好和谐的同伴关系,并且期冀从这样一种顺畅的互动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获得个人的成长。在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结束后还通过量表和访谈的方式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进行效果评估。通过评估可以发现,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后,服务对象的状态有所恢复,精神面貌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的认同感加深,对组员尤其是组员中本地户籍学生的归属感加深,两种不同户籍背景学生的同伴关系得到改善,调高了其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研究证明,在改善公立小学不同户籍背景学生的同伴关系上,小组工作具有天然的优势。研究为增强外地户籍儿童融入城市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并验证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善不同户籍背景学生同伴关系是切实可行的。最终可以改善两种不同户籍背景学生的同伴关系,搭建友谊的桥梁,使得学生在这种和谐健康的同伴关系过程中获得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