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倦怠在实践中对组织和个人的危害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学术界对此也展开深入的探讨。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频繁,国际交流也在不断深入,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转变,他们想让孩子早早地接触到国外的教育,但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又不放心将孩子送出国学习,所以国际学校作为一个为本国的学生提供国外的教学模式并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组织正日益兴起,同时一大批相对特殊的教育工作者也随之产生。之所以认为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承受的压力与传统学校的老师有一定区别。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承受的这些压力也在与日俱增,假如这些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那么很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使得教师身心疲惫、对工作毫无激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最可怕的是它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 本论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外籍子女国际学校,民办国际化学校及中外合资办学机构的179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样本,并对他们逐个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所采用的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教师的基本个人信息进行调查,如性别、年龄等。第二部份是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调查问卷,比较了不同老师(即不同性别、国籍、教龄、学历、所教学段、任教学科、婚姻状态、是否担任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程度。第三部份是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先分析总结出他们产生职业倦怠的内因、外因及直接根源,再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找出职业倦怠与产生职业倦怠因素(家长因素、学生因素、工作负荷因素、人际关系因素、职业发展因素、教学技能因素及教学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提出了有效缓解国际学校一线老师职业倦怠的方法:一,寻找新动力。二、改变自我,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三、优化环境。希望这些方法能给在国际学校或机构工作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检测的可行性工具,从而达到预防或缓解职业倦怠的目的,使教师的身心能健康发展,并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