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文本色彩,即文本中的颜色元素之情态表现,是外在感官刺激与内在情感投射的结合。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结合色彩学、心理学、文艺美学等理论,旨在解读沈从文小说的色彩隐喻,解析色彩写意中的审美风貌,探究作家色彩观成因。本文由引言、正文四章及结语构成:引言部分,简述色彩与文学的关系,简介相关色彩研究现状,总结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概述沈从文小说颜色词的使用情况。从整体阅读的直观感受出发,暂先对小说颜色词的色相、色感特点作简要总结。简言之,即色相素净,简洁质朴、尚纯戒驳;色感清冷,素朴虚净、淡薄澄静。第二章,解析沈从文小说的色彩隐喻。本章主要从人物色、环境色两方面作解。其中,在人物色的“黑、白”对比上,体现作家对不同生命状态的爱憎好恶;在环境色的“绿、白、红、黑”交融中,展现乡村田园的清新与热烈、现实与传奇。第三章,探析色彩写意中的审美风貌。如印象美在于色彩的点缀与流动;冲淡美在于清冷的浅淡与富于想象的留白;意境美在于“水墨淡彩”与“绘事后素”的共同作用,为一种繁华落尽、素朴净美的风貌。第四章,探究沈从文色彩观成因。其中主要包括自然崇拜的投影、性情气质的选择、书画造诣的潜化、文学创作的自觉等。结语部分,概述本研究的主要特点,总结沈从文小说色彩艺术的特殊性,突显沈从文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