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传统人口红利消退、环境资源约束趋紧背景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企业家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力量,要不断增强创新创造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企业家应主动弘扬创新文化。企业家精神不仅要通过自身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人格品质为社会树立精神榜样,也要主动引导人们的目标取向、行为方式,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提升民众精神风貌,带动社会创新发展。其次,主动推进技术创新。要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难得机会,超前谋划,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高端制造领域赢得主动、占得先机。再次,主动实施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利用网络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升级管理水平,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集约化。从而通过整合制度逻辑,动员组织资源,发展盟友,实现制度创新、重组或扩散。最后,主动培育创新人才。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尊重企业员工个体的志向、个性和潜能差异,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但是,与国家整体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企业家数量不多、企业家精神不足的状况仍然突出。企业家创新意识相对不足,心态浮躁、缺少艰苦奋斗精神,急功近利、缺乏诚信合作,只做“经济人”,不做“社会人”,缺乏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给企业自身发展和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社会风气都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不言而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并动员各方力量培育出更多优秀企业家,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家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号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具备敢勇于冒险,积极创新,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诚信合作,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精神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育企业家精神,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规范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家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是优化文化环境,引导企业家诚信合作创新发展;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四是引导企业家自我教育,主动提升精神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