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有关痿病的认识源远流长,作为痿病的一种,骨痿的临床特征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古代医籍中。后世医家对骨痿的概念、病因病机、症状认识、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认识是见仁见智。他们各执其说,令人们对于骨痿的辨证论治规律仍然莫衷一是。因此,如何承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归纳骨痿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而寻求较为有效的治法方药是我们所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内经》有关记载的研究,骨痿概念可表述为由于劳倦内伤,遭逢大热,伐阳竭阴,肾气热津液燥竭,而致骨枯髓虚,髓不养骨,临床以腰脊不举、肌肉松懈、肢体无力、运动困难,后期可出现胸中气满、喘息不便等表现的病证。骨痿常见的症状有乏力、少气、口渴欲饮、腰脊无力、不能坐起、目无所见、下肢无力不能久立等;常见的体征有骨骼瘦削变细、肌肉萎缩,面色黑、牙齿枯槁;尺脉急甚或微滑皆为骨痿之脉。古代医家对骨痿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包括劳倦后逢大热,伐阳竭阴或肾气热津液燥结致骨枯髓虚;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或年老久卧,损伤肾气,或情志过激,惊恐过度伤肾致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先天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或饮食偏嗜,损伤脾胃,气血生化无源,筋骨失于濡养;外感温热毒邪,肺热叶焦,耗伤肾阴或风寒湿邪深入筋骨等,闭阻经脉,亏耗精气,骨骼失荣而致骨痿。治则治法方面,《内经》提出的“治痿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两大治法以及朱丹溪在《难经》基础上阐述的泻南补北法,均为骨痿的药物和针刺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此外,笔者认为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等对骨痿相关疾病多数与神经系统损伤有密切关系。脊神经发出的部位与督脉的循行路线相吻合;而冲脉、带脉滋润、统领的经络与神经也不无关联,而提出可以从奇经论治来提高治疗骨痿的疗效。针刺治疗骨痿当以督脉为主,阳明为辅,兼取其受病之经即足少阴肾经;药物治疗当从补肝肾入手,运用血肉有情之品。预后判断方面,分析《痿论》的五痿排序,始肺终肾,呈五脏部位的由上至下次序,恰与张介宾的“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相印证。分析五痿的症状,骨痿相对严重。当痿病辨证(或发展)为骨痿时,病情已经进展至较晚时期,五脏损伤严重,容易出现生命危险。《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从形体、证候虚实、真脏脉等角度可以加深临床对骨痿病情发展程度的理解,以及提高判断预后的能力。骨痿与骨痹的辨析方面,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治法、预后转归等方面介绍了二者关系。指出骨痿的病机重在虚,骨痹重在邪;二者的临床表现可从痛与不痛以及肢体活动情况来鉴别;治疗方面骨痿重在补虚,骨痹重在通络;者在预后和转归方面表现在骨痹久可转化为骨痿,骨痿久可转化为骨痹,或骨痿骨痹相兼。以内经对骨痿认识的本义来看,笔者认为现代医学的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硬化,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等,可归属于中医骨痿的范畴。现代医学则在《内经》对骨痿的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了许多骨的西医病理学改变,骨痿的疾病性质和范围比传统认识有了较大的转变,基本转向了骨科疾病,如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佝偻病、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萎缩、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骨性关节炎、退行性骨病、四肢骨结核病、脊椎结核病等,且有将血液系统疾病的慢性骨髓纤维化参照中医骨痿进行论治的研究报道。现代医家在继承了古代医家对骨痿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较为强调瘀血在骨痿发病中的作用,除了突出脾肾为病的作用,还认识到肝失疏泄这一导致骨痿的病机。综合现代医家对骨痿的认识,正气亏虚是骨痿发生的内在基础,外感热邪,饮食偏嗜,情志过激,劳倦过度均为引发骨痿的因素。其总的病机是脾肾虚损,且往往夹杂邪热、瘀血为患。总之,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通过对古今文献有关骨痿的研究,我们要不断发掘和探索医籍中骨痿辨证论治的有关理论,扩大目前骨痿研究的层次,以更好地指导现代骨痿的治疗。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在系统搜集历代有关骨痿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仅为临床辨治骨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拓宽骨痿的研究和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