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背部三血管体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扩展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k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背部三血管体的解剖学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SD大鼠由于体型小,价格低廉,是一种常用的皮瓣模型动物。穿支皮瓣由穿支血管供血,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6-8]。1997年Syed,S.A.和Restifo,R.J[1]报道了基于髂腰血管的SD大鼠背部穿支皮瓣模型。该模型皮瓣制备简单,远端坏死率约为27.37%。陶友伦[2](2009年)和庄跃宏[3](2012年)对SD大鼠背部血管体的数量、来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血管体的解剖学定位、形态分类还未见详细报道。因此,本部分通过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及X线造影对SD大鼠背部血管体的来源、穿出深筋膜处的管径大小及分布形态等进行详细的阐述。
  材料与方法
  清洁级SD大鼠67只,雌雄不限,雄性体重为300g-350g,雌性体重为200g-250g。用5%水合氯醛(6ml/Kg)腹腔注射麻醉。用剃毛刀剃毛,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将SD大鼠背部朝上,固定于鼠板上。皮肤消毒后,手术mark笔标记皮瓣边界。皮瓣切取完成后,标尺标记并拍照。剔除7只无肋间后血管和2只多肋间后血管的SD大鼠。以肩胛下角、背部正中线以及髂嵴最高点作为标志点,测量皮瓣血管体位置。对58只包含胸背血管体、肋间后血管体及髂腰血管体的SD大鼠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SD大鼠背部58张解剖照片及X线造影图,观察大鼠背部血管体的一般形态特点,并对血管体形态进行分类。
  结果
  胸背血管体管径为Mean±SD(0.9922±0.3251mm),长条形,呈轴型分布,向下朝尾侧走行,与肋间后血管形成吻合。肋间后血管体管径为Mean±SD(0.9188±0.3083mm),呈放射状分布,形态似伞,向头侧与胸背血管吻合,向尾侧与髂腰血管吻合。髂腰血管体管径为Mean±SD(0.9502±0.318mm),呈放射状,形态多不规则,向远端走行,与肋间后血管形成吻合。
  SD大鼠背部穿支血管位置恒定。髂腰血管体穿出点距背部正中线Mean±SD(2.30±0.211cm),髂腰血管体距髂嵴最高点为Mean±SD(2.39±0.235cm);肋间后血管体穿出点距背部正中线为Mean±SD(1.93±0.110cm),距髂嵴最高点为Mean±SD(7.15±0.467cm);肋间后血管体距髂腰血管为Mean±SD(4.78±0.376cm);肋间后血管体发出点距穿入皮肤为Mean±SD(3.11±0.350cm),髂腰血管体发出点距穿入皮肤为Mean±SD(2.19±0.366cm)和(2.36±0.490cm)。
  结论
  SD大鼠背部血管体解剖位置恒定,穿支血管主干管径不同,血管体形态多样,肋间血管体可缺失。
  第二部分SD大鼠背部穿支皮瓣成活影响因素的探讨
  研究背景与目的
  皮瓣坏死是皮瓣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获得一种稳定、可重复、简单的皮瓣模型对于研究皮瓣坏死机理至关重要。通过对本课题组前期髂腰血管为蒂皮瓣模型坏死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与文献报道的并不一致。因此本部分探讨大鼠性别、血管体的数量、血管体的形态对皮瓣存活的影响,为后期研究皮瓣的生理学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
  7-9周龄,清洁级SD大鼠共61只,雌鼠体重220-250g,雄鼠体重320-350g,各27只,异常的SD大鼠共7只。5%水合氯醛(6ml/Kg)腹腔注射麻醉。剃毛刀剃毛,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将SD大鼠背部朝上,固定于鼠板上。皮肤消毒后,手术mark笔标记皮瓣边界。皮瓣切取完成后,标尺标记并拍照。以髂腰动静脉为穿支血管蒂,结扎肋间后动静脉及胸背动静脉,制备皮瓣模型。尽量减少对穿支血管的牵拉,勿伤及蒂部血管。皮瓣无肋间后动静脉(无肋组)和多肋间后动静脉(多肋组)同样以髂腰动静脉为穿支血管蒂,结扎肋间后动静脉及胸背动静脉。对皮瓣穿支血管进行拍照,记录穿支血管的分型。用4-0缝合线原位缝合所有皮瓣,用碘伏或者生理盐水洗掉手术区域的血渍,术后抗生素维持2-3天。术后7天,按照性别、血管体的数量、髂腰血管体的形态分类,统计皮瓣的成活率。
  结果
  1.术后7天,54只SD大鼠,雄鼠组的皮瓣存活面积为(87.19±7.28%),雌鼠组的皮瓣存活面积(80.61±5.02%)。雄鼠组存活面积高于雌鼠组,但与雄鼠相比,雌鼠皮瓣远端坏死更稳定。
  2.术后7天,正常组(3只)的皮瓣存活面积为(80.38±0.48%),无肋组(4只)的皮瓣存活面积(97.86±0.33%),多肋组(3只)的皮瓣存活面积为(82.54±1.31%)。无肋组的存活面积(97.86±0.33%)明显高于正常组(80.38±0.48%)和多肋组(82.54±1.31%),正常组和多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术后7天髂腰血管形态改变:走行于尾侧(近蒂部)分支血管明显增粗,血管扩张,choke区血管扩张;术前与术后走行于尾侧(近蒂部)分支不同,术后存在血管分支数减少,主要由一或两支血管扩张作为主分支血管供应皮瓣远端。
  结论
  建立更为稳定的大鼠背部三血管体穿支皮瓣模型可考虑选用雌鼠,两相邻解剖供区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包含三个供区的存活率,choke区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
  第三部分穿支血管蒂的位置对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穿支皮瓣以穿支血管供血,形式多样化,与传统轴型皮瓣一样,同样面临坏死问题。穿支血管通常细小,作为皮瓣的供养血管,其蒂部大小、位置对皮瓣存活也存在影响。临床已经证实,中心蒂皮瓣成活率高于周围蒂皮瓣[28-30]。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血管蒂位置对皮瓣影响的相关皮瓣模型报道较少。本部分在上一部分穿支皮瓣模型的基础上,探讨穿支血管蒂位置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原因。
  材料与方法
  将7-9周龄SD大鼠分成四组,正常组、实验组A、实验组B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用5%水合氯醛(6ml/Kg)进行腹腔麻醉。剃毛,暴露手术区域,范围扩大化,便于手术操作,将老鼠以俯卧位固定于鼠板上,背朝上,面朝下。根据解剖学标志:内侧缘-背部中线;外侧缘-腋后线平行于背部中线;尾侧边界-髂前上棘远侧1cm,内侧与外侧边界远端连线;头侧边界-内外侧边界经腋窝顶的连线。用不褪色黑色记号笔轻轻画出大鼠右侧背部手术区域,切取约(12-13)*3cm的大鼠背部右侧跨区皮瓣,皮瓣中包括三个血管体:胸背血管体、肋间后血管体和髂腰血管体。皮瓣切取过程中,拍照记录穿支血管的分型,舍弃血管变异。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掀起皮瓣,钝性分离两穿支附近的筋膜,只剩两穿支血管。构建两种类型的穿支皮瓣和一种类型的随意皮瓣:①实验组A,以髂腰动静脉为穿支血管蒂,结扎肋间后动静脉及胸背动静脉;②实验组B,以肋间后动静脉为穿支血管蒂,结扎胸背动静脉及髂腰动静脉;③对照组,结扎胸背动静脉、肋间后动静脉及髂腰动静脉三血管,保留尾侧皮肤。需结扎的血管用5-0缝合线结扎血管两端,皮瓣原位缝合前在两结扎点之间截断。经过上述操作后,用4-0真丝编织线原位缝合所有的皮瓣。术后每只老鼠单笼饲养,抗生素维持2-3天,每天对创面进行清洁消毒。术后7天,拍照计算皮瓣存活面积;取材各组“chokevessels1”和“chokevessels2”,HE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和计数微血管数量;各组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观察术后SD大鼠背部皮瓣血管吻合变化。
  结果
  1.术后7天,实验组A皮瓣存活面积为(81.4±3.89%),实验组B皮瓣存活面积(98.28±3.52%),对照组皮瓣存活面积为(72.22±7.81%)。实验B组的存活面积明显高于实验A组和对照组,实验组A皮瓣存活面积也高于对照组。
  2.与正常组相比,各组choke1区血管管径均有所扩张,而且血管管壁增厚;实验组A和实验组Bchoke2区血管数量增加;对照组choke2区血管数量减少,甚至血管阻塞或狭窄,但组织粘膜层明显增厚,有大量的微小血管,组织粘膜层甚至穿行于肌层,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术后7天,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choke2区平均微血管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和实验组B这两组的组内choke1区和choke2区存在差异(P<0.05)。
  3.术后7天,明胶-氧化铅灌注X造影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A和对照组的髂腰动脉(IA)均出现管径扩张,实验组B的肋间后动脉(PIA)也出现管径扩张。此外,实验组A和对照组的远端由于血流不畅通,c2即“chokevessels2”几乎没有血管吻合,实验组A和实验组B皮瓣远端也存在有少量微小血管。
  结论
  穿支血管蒂位置居于中间的长轴型皮瓣明显存活率高,与解剖学供区、动力学供区及潜力学供区相关;术后皮瓣血管形态发生改变,穿支血管蒂近端血管明显扩张,这与压力平衡有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报纸
期刊
目的恶性增殖和转移是包括胃癌在内的很多恶性肿瘤的特性,这些特性限制了肿瘤的治疗效果.近年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微小RNA(miRNAs)等非编码RNA在细胞发育分化、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转录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调控网络失衡在包括胃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病理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拟从非编码RNA的角度,发现和解析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性调控分子及其调控机制
期刊
第一部分JAK2突变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研究目的:  Janus激酶2(JanusKinase2,JAK2)参与调控髓系细胞的生存、增殖、分化以及成熟细胞的功能。JAK2第617位密码子点突变(JAK2V617F)引起以克隆性造血细胞增生为主要表型的骨髓增生性肿瘤,除了能够明显增加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率,是否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仍然未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JAK2V6
学位
期刊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