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产业自2004年开始进入我国,从传统的手动代工模式逐步发展为全自动化自有品牌为主的民族产业。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剧,光伏产业持续走在发展快车道,我国光伏制造业站在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风口”,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时代。然而,国内光伏制造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形势的发展需求,仍然秉承传统的理念持续扩大生产规模,随着形势的发展,投入大,产出低,能耗高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沿海以及中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正在逐步上升,光伏产业人均薪酬已经从2011年的4万元/年飙升至7万元/年(2017),即企业的人力成本上升了75%,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近几年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我国与欧美等国在光伏市场上存在贸易顺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无视WTO的规则,采取了诸如设定极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等关税保护政策,宣扬和扩大了贸易保护主义,使得我国的光伏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和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迫在眉睫的难题之一。本文对江西XX光伏公司的柔性生产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在理论上,介绍了柔性生产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在实践中,运用观察、对比等方法详细剖析了江西XX光伏公司传统半自动生产线和大规模流水线的柔性生产作业模式。根据目前的企业实际状况,详细探讨了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买家、市场需求、供应商、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了企业施行柔性生产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感,特别是归纳出江西XX光伏公司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在生产成本、生产力、生产周期等数据的基础上,对大规模生产线、柔性生产线进行差异化分析,总结归纳了XX光伏公司引入柔性生产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引入新的模式给XX光伏公司带来了诸如成本、产能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章最后总结了XX光伏公司导入柔性生产模式的流程改造及其经验。可见,在XX光伏公司推广模块化单元的柔性生产模式有助于解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难题,可提高企业竞争力,解决企业成本高、利润低、制造周期长等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