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缓解慢性结肠炎相关肠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可以累及胃肠道任意部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的临床形式之一。由于CD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难以完全控制其发展,导致CD患者常发生肠纤维化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肠切除术、狭窄成形术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CD相关狭窄和梗阻的有效方法,但不幸的是近70%-90%的患者在一年内复发。因此,寻找肠道纤维化的替代治疗策略迫在眉睫。二甲双胍已被证实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有可观的抗炎作用,但二甲双胍能否改善慢性结肠炎相关的肠纤维化及其可能的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方法:通过TNBS或DSS反复给药建立小鼠慢性结肠炎相关肠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予二甲双胍(200mg/kg/d)灌胃,通过HE染色、羟脯氨酸测定、天狼星红染色、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实验来研究二甲双胍对TNBS或DSS诱导小鼠肠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在已建立肠道纤维化的小鼠中予以二甲双胍(200mg/kg/d)灌胃,探索二甲双胍是否可以逆转已建立的肠纤维化。在细胞水平上,对TGF-β1处理的人结肠成纤维细胞系(CCD-18Co)及原代肠成纤维细胞进行二甲双胍(0.1或0.5mM)处理,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EdU掺入及Transwell实验探索二甲双胍对成纤维细胞活化、胶原生成、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共沉淀、siRNA、蛋白核浆分离实验和免疫荧光染色用于探索潜在的机制。研究结果:在TNBS和DSS两种不同的小鼠模型中,预防性施用二甲双胍减少了TNBS和DSS诱导的粘膜炎症及粘膜下层胶原纤维沉积,肌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同时纤维化标志物及TGF-β1/Smad3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降低。二甲双胍治疗逆转了小鼠已建立的由TNBS和DSS诱导的肠纤维化,表现为粘膜炎症、黏膜下层胶原纤维沉积、肌成纤维细胞减少,纤维化标志物及TGF-β1/Smad3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降低。在细胞水平上,二甲双胍抑制了 TGF-β1诱导的人结肠成纤维细胞的活化、胶原生成、增殖和迁移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通过抑制TβRI和Smad3的相互结合阻断TGF-β1/Smad3信号转导,最终抑制Smad3的磷酸化和核易位。同时我们还发现,二甲双胍的抗纤维化功能可能与AMPK活化无关。研究结论:二甲双胍在体内对TNBS或DSS诱导的肠道纤维化有保护作用,并抑制结肠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通路有关。这些发现为二甲双胍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肠纤维化治疗药物的应用提供了证据。
其他文献
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系列有着相似症状的临床症候群,广义上帕金森病综合征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PS)和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等变性疾病。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好发,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等运动症状。多种因素均能诱导产生帕金森综合征,不同类型因素诱导的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某些治疗方法截然相反,故需要根据不同病因分辨。本文将针对两种因素导致的
研究背景尽管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提高了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管再通率,但仍有约50%患者卒中后90天时功能预后不良,还有部分患者发展为症状性出血转化(Symptomatic 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sHT)、恶性脑水肿和脑疝等恶性病程。因此,早期识别有不良结局风险的患者,对于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的发病率和癌症致死率均高居我国癌症病例的第三位,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80%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进展期,手术或化疗对患者疾病康复均收效甚微,现已有部分生物标志物被用作进展期胃癌的治疗靶点,但疗效仍难令人满意,其原因主要在于肿瘤多基因突变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因此深入研究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探寻行之有效的防治靶点,将为改善进展期胃
随着工业4.0的提出和国家智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颁布,我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超过了50%,机器人技术被更多地应用于智能生产线、家居生活、医疗、服务、科研教育、援助等人机协作领域,协作机器人成为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人机协作场景要求机械臂具有高柔性、安全性、感知力、轻量化、模块化等特性,因而人机协作机械臂的模块化关节通常由结构简单、重量轻、传动比大的谐波减速器和高精度关节力矩传感器构
基于保偏光纤的偏振器件在相干光纤通信、光纤陀螺仪、光纤传感器等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四分之一波片是一种能够将线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的偏振器件,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常由两段保偏光纤45°对轴熔接,然后截取波片制作光纤的四分之一拍长的长度制作而成。保偏光纤的对轴角度是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直接影响到四分之一波片的性能,而如何精确控制保偏光纤的对轴角度是四分之一波片制备
面部表情识别技术是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广泛的应用在远程教育、智能驾驶等领域。尽管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已取得诸多成果,但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如复杂多变的光照条件、不同遮挡程度的面部表情等。为了给出具有较强鲁棒性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许多学者将神经网络应用于表情识别并取得了好的识别效果。本文对基于神经网络的静态图像和图像序列表情识别进行了研究。(1)对静态图像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选
研究背景:血管钙化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最常见的病理现象。现有的证据表明血管钙化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相关,是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目前临床尚无针对CKD患者血管钙化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包括CKD。肠道菌群失衡,即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改变是CKD患者的
在传染病暴发期间,社交媒体在提醒和教育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对该疾病及其预防的认识,可以导致行为改变影响接触发病率,疾病的传播可以增强危机意识,从而促进信息的传播。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有望在传染病建模领域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以提高其预测能力。因此,学者们通过建立基于复杂网络的传染病模型,来深入浅出的分析数学模型所反映的现实问题。针对以上现象建立了数学模型,以研究疾病信
糖尿病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复杂代谢疾病之一,它与高血糖或高血糖状态有关,主要因胰岛素抵抗或/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2021年全世界20-79岁的成年人中有5.37亿(10.5%)糖尿病患者,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43亿人。2021年中国20-79岁的成年人中有1.40亿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的26.1%,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
散体桩被广泛应用于加固处理可液化场地以增强抗液化能力。采用散体桩加固后场地的地震响应规律与抗液化加固效果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持续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之一,特别是对可液化场地散体桩复合地基震动失稳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更不多见。本文基于课题组既有的砂土液化大变形本构模型,提出了散体桩桩体粗粒材料的弹塑性循环本构模型,发展了可液化场地散体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和动力稳定性评价方法,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