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调整播期是夏玉米增产增效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研究选用3个品种,分别是早熟品种陕单650、中熟品种郑单958、晚熟品种东单60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6月3日(早播)、6月9日(中播)、6月15日(晚播)。测定了产量、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叶面积等生理指标,系统地比较了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同时结合DSSAT模型对产量潜力和潜在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与实际观测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3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整播期是夏玉米增产增效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研究选用3个品种,分别是早熟品种陕单650、中熟品种郑单958、晚熟品种东单60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播期:6月3日(早播)、6月9日(中播)、6月15日(晚播)。测定了产量、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叶面积等生理指标,系统地比较了不同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各指标的变化,同时结合DSSAT模型对产量潜力和潜在光温资源利用效率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最优播期品种配置,为夏玉米实际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DSSAT模型对品种参数进行校正得出,玉米开花期、成熟期、产量的实测值和模拟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R~2大于0.73(P<0.05),标准误差小于7.6%,该模型所计算的品种遗传参数适用于该地区夏玉米的模拟。(2)结合生长模型与试验结果表明,优化不同熟性玉米品种的播期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缩小产量差。2年试验中,陕单650晚播产量最高为9408.83 kg·ha-1、郑单958中播产量最高为10464.1 k g·ha-1、东单60早播产量最高为10618.7 kg·ha-1。但根据模型模拟各品种对播期变化的反应来看,不同品种的气候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大小依次为郑单958>东单60>陕单650。在当前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郑单958中播的产量差最小,显著低于晚熟品种东单60早播和早熟品种陕单650晚播。说明,该地区郑单958适宜在6月9日左右播种易获得高产。(3)不同熟性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中熟品种郑单958中播平均光温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4.81 kg·ha-1MJ-1和5.36 kg·ha-1℃-1,与模拟值相比分别最高缩差16.53%和16.3%。年际间不同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总生育期天数、累积积温、太阳辐射量、降雨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当中熟品种郑单958中播GDD达到1950.83℃,辐射量达到2177.25 MJ·m-2左右时,与陕单650晚播相比,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8.46%和6.47%,与东单60早播相比,生育期缩短了9 d。可见,中熟品种郑单958生育期长度适宜,累积的光温资源较多,在中播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增产增收。(4)产量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穗粒数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年际间相同播期下中熟品种郑单958的千粒重高于早熟品种陕单650和晚熟品种东单60,但穗粒数低于早晚熟品种。因此,提高郑单958的穗粒数是增加产量的关键。(5)尽管提前播种可以有效地促进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和花前干物质累积,但结合产量分析表明,花后干物质的累积与转运才是高产的主要来源。各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中熟品种郑单958中播的花后干物质累积、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贡献率、平均灌浆速率及百粒重显著高于其他。说明,郑单958中播有利于促进花后干物质累积与转运,进而获得较高的产量。(6)2年试验中,同一年份间不同品种及播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期的递进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中晚熟品种吐丝期的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早熟品种,晚播处理显著高于早中播。花期高温与成熟期低温与相对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当花前5 d温度达到34℃以上或成熟前10 d温度低于14℃时,相对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陕单650和郑单958早播处理在吐丝阶段遭受了持续性36℃以上的高温胁迫,而东单60中晚播在灌浆后期遭受了平均5天小于14℃的低温胁迫。可见,中熟品种郑单958比早熟品种叶面积大,比晚熟品种生育期短,中播条件下可以避开花期高温和灌浆期低温,有利于机收与高产。因此,通过模型模拟与田间试验得出,与不同播期下的早熟品种陕单650和晚熟品种东单60相比,中熟品种郑单958中播(6月9日)条件下不仅避开了花期高温和灌浆期低温胁迫,稳定了穗粒数,提高了籽粒灌浆速率,增加了千粒重,而且由于较长的生育期,延长了生育期光温资源,提高了光温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了叶片群体面积,促进了花前花后干物质累积与转运,进而增产增效。
其他文献
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益生菌,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及保健品中。然而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高热环境与体内消化中的胃酸性环境会显著降低益生菌的存活率,故维持益生菌活性及宿主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微胶囊化是一种有潜力的益生菌保护技术,抗性淀粉可以作为微胶囊壁材保护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益生菌,并向结肠递送益生菌。通过化学改性制备的Ⅳ型抗性淀粉是当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类抗性淀粉,交联处理是天然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密度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西农585小麦适宜关中灌区种植的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为完善西农585小麦高产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确保在推广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于2020~2021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农作一站,对密度在120万株/hm~2~420万株/hm~2范围内的群体结构,个体农艺性状,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变化规律,籽粒灌浆特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由各种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作为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品保鲜剂,因其优异的抑菌活性而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当前关于多金属氧酸盐抑菌机制的基础研究依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集中在其对于细菌细胞壁结构、细胞膜相关脂质、蛋白质及关键酶(主要是位于细胞膜周围影响细菌呼吸链的
淮山(Dioscorea opposita)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物质。本论文以淮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建立淮山多糖的酶解-超声复合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制备淮山多糖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差异;以活性最好的多糖为原料,进一步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不同淮山多糖级分,表征各多糖级分的结构并探究其免疫活性差异,探讨其免疫调节活性可能的构效关系
在化石能源造成全球温室效应越来越显著的今天,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具备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以及低碳环保的特点,因此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成为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气化技术是生物质能众多利用方式中效率较高的一种,但是生物质原料存在单品种供应不稳定、气化气体产物能量密度小、产气热值低等缺点,而农林废弃物与煤的共气化则可以弥补生物质单独气化时的不足。由于共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在现实中进行共气化
为提高速生杉木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首先选用聚乙二醇(PEG)对木材进行处理,探讨其分子量和浓度对木材尺寸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改善PEG处理导致木材力学性能降低等问题,将聚乙二醇与硫酸铝复配并与硅酸钠采用真空加压两步浸渍法处理木材,同时与硅酸钠和硫酸铝的两步法处理相比较,探讨硅酸钠浓度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P
淀粉是小麦籽粒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小麦胚乳的80%左右。淀粉的理化特性对面团的品质有重要影响。诸多研究表明,栽培管理措施对小麦淀粉的品质特征影响较大。本研究以小麦品种西农369、西农836、西农979、小偃22、周麦18、百农207为材料,在陕西杨凌分早播(10月2日,T1)、中播(适期播种,10月12日,T2)、晚播(10月22日,T3)三个播期播种,研究播期对不同小麦淀粉粒形态、粒径分布、淀粉含
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员教育、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式。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坚决同破坏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组织肌体健康。百年来,党内集中教育从萌芽探索走向全面发展,并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新境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内集中教育,并立足于党内集中教育的重要历史经验,坚持守正创新,先后开展了
<正>作为基础学科,语文在各个学习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整本书分级阅读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是学生在阅读技巧、核心理解、创新思维方面的综合体现。教师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目标,采取科学措施优化整本书分级阅读教学过程。明确分级阅读的教学目标整本书分级阅读是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确定不同的阅读目标。
全氟/多氟烷基物质(Per-and polyfluorinated alkyl substances,PFASs)由于其毒性、生物累积性和环境持久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热、化学和生物稳定的PFASs,吸附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成本效益的处理方法。然而,现在使用的吸附剂通常表现出低的吸附量和慢的吸附速率等。多孔有机聚合物(Porous Organic Polymers,POPs)是一类基于共价键连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