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应用MDCT增强扫描总结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增强CT表现;2.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病理证实的74例食管癌术后的增强MDCT扫描资料,依据CT征象及病理结果分为3组,正常吻合口组28例(n1),吻合口良性增厚组22例(n2),吻合口恶性增厚组24例(n3),对比分析三组病例吻合口相关征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24例;年龄44~81岁,平均63.7±7.6岁,中位年龄64.39岁。距手术间隔时间1月~8年,平均28.39±27.22月,中位时间19.27月。检查采用Toshiba AquilionTM ONE 320排螺旋CT机,先行平扫120kV,200mAs,层厚5mm,层间距5mm,后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50~80ml,碘普罗胺(300mgI/ml)注射液),采用动态触发检查,兴趣区(refion of interest,ROI)选取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待ROI的CT值达200HU后延迟10s行动脉期扫描,40s后行静脉期扫描,所有的图像重建1mm薄层传递至工作站Vitrea FX Version6.3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厚度均为5mm。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吻合口良性及恶性增厚与CT表现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n1、n2、n3三组吻合口区管壁厚度进行对比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CT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对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原发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正常吻合口组、吻合口良性增厚组及吻合口恶性增厚组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良性增厚组及吻合口恶性增厚组管壁厚度的最具意义临界值为17.2mm,此时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93.3%。2.狭窄段粘膜中断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恶性增厚相关性较高,r=0.58(偏心型增厚、管腔肿块、不均匀强化、增厚的管壁上下缘不规则、狭窄段粘膜中断、动脉期强化幅度与吻合口恶性增厚均有一定相关性),而增厚管壁强化环及静脉期强化幅度对吻合口良、恶性增厚的鉴别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强化幅度的相关系数r=0.45,吻合口良性增厚组及吻合口恶性增厚组动脉期强化幅度的最具意义临界值为19.09Hu,此时的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0.0%。3.N分期及临床Ⅲ期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有关,OR值分别为16.500、13.200。结论:1.增强MDCT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表现,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N分期及临床Ⅲ期是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