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活动在满足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其健康、持续的发展不仅利于GDP的增长,更是衡量我国社会经济取得进步的重要指标。然而,旅游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导致了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急功近利行为,旅游道德失范现象同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将是未来旅游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引导着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其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旅游行业的整体风貌。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侧重于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和技巧,却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一种可有可无的边缘地位。高校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状况,发现他们在旅游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找到并阐释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以相关理论和原则为依据提出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建立合理、有效的旅游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本文在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编制了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调查问卷,选取重庆市四所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运用SPSS16.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总体状况不理想,没有开设旅游职业道德相关课程,同时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和职业道德判断在年级比较上差异明显,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情况在学校比较上差异明显。结合访谈结果,论文提出了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模糊;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职业道德教育途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学生易受行业不良风气的影响。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从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寻并做详细分析。遵循“现状调查——问题阐述——原因分析——对策提出”的思路,基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霍夫曼的移情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和长期性原则为导向,在旅游专业学生、开设旅游专业的高校以及社会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对策。希望对高校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