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骨水泥强化短节段钉棒(bone cement-augmented short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BCASSF)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外科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Kümmell病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2例采用PKP治疗(PKP组),28例采用BCASSF治疗(BCASSF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骨密度、骨折节段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以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ODI评分、AVH以及后凸Cobb角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5个月(12-36)。手术时间PKP组(43.1±7.1)min明显低于BCASSF组(115.9±10.0)min(P<0.05)。术中出血量PKP组(9.9±2.7)ml明显少于BCASSF组(214.3±17.5)ml(P<0.05)。住院时间PKP组(3.4±1.2)天明显低于BCASSF组(7.6±1.3)天(P<0.05)。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3例出现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BCASSF组3例出现无症状性骨水泥渗漏,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发生肺炎,1例发生尿路感染。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AVH以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PKP组术后3天以上指标与末次随访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CASSF组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后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AVH、Cobb角与术后3天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PKP组VAS、ODI评分明显优于BCASSF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达到稳定椎体、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功能的目的,二者均是治疗Kümmell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与BCASSF组相比,尽管二者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类似,但PKP组具有更优的早期临床疗效(止痛、功能恢复),并且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更少,疗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