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Rg1通过抑制应激反应损害减轻寡聚态Aβ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AD的发病机制中,Aβ(beta amyloid)异常代谢所引发的病理性级联反应、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Aβ级联反应学说”已为大家所普遍认可。Aβ可引起诸多的AD样病理生理改变,其中神经应激损害是最为重要的病理损害。此外与LTP产生相关的PKA-CREB信号通路的异常也是Aβ毒性作用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抑制Aβ介导的应激损害(包括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早期应激反应蛋白JNK/p38)和增强PKA-CREB信号传导通路在AD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价值。人参是一种具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的古老中药,具有延年益寿、提高记忆之功效,前期研究已经证实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人参皂苷Rgl对AD的治疗具有潜在的价值。 本课题选择寡聚态Ap<,1-4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57BL/6小鼠胎鼠皮层神经元以制备Aβ介导的神经毒性损害的细胞模型,分别从细胞凋亡、神经应激损害和PKA-CREB信号传导通路三个方面来研究寡聚态Aβ<,1-42>的神经应激毒性作用和人参皂苷Rgl的可能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5.0μM寡聚态Aβ<,1-42>作用于皮层神经元48 h后,能明显的活化caspase-3活性、增加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人参皂苷Rgl能减轻寡聚态Aβ<,1-42>诱导的caspase-3活性的增高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的升高; (2)5.0μM寡聚态Aβ<,1-42>作用于皮层神经元5 min或15 min,能显著升高早期应激反应蛋白p38或JNK的磷酸化水平;人参皂苷Rgl则能减轻寡聚态Aβ<,1-42>诱导的早期应激反应蛋白JNK/p38 SAPK磷酸化水平的升高; (3)5.0μM寡聚态Aβ<,1-42>作用于皮层神经元24 h或48 h,能显著升高NO、ROS和H<,2>O<,2>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减少ATP的产生、抑制线粒体复合物Ⅳ的活性、促进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浆;人参皂苷Rgl能减轻寡聚态Aβ<,1-42>诱导线粒体损害,使升高的NO、ROS和H<,2>O<,2>降低、下降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减少的ATP产生增多,并提高线粒体复合物Ⅳ的活性、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浆; (4)5.0μM寡聚态Aβ<,1-42>作用于皮层神经元2 h后,可抑制PKA-CREB信号通路;人参皂苷Rgl能减轻Ap<,1-42>对PKA-CRE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以上结果提示:人参皂苷Rgl可通过减轻寡聚态Aβ<,1-42>介导的神经应激损害,以保护线粒体的功能、减少神经元凋亡;人参皂苷Rgl还可减轻Aβ<,1-42>对PKA-CRE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可能有助于形成长时程增强、改善记忆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直肠癌是人类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TME的临床应用和术后联合辅助治疗是局部复发率由50%降到10%左右,对五年生存率影响不大。术前外放疗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和临床分期,提高了保肛率,但副作用较大。组织间近距离植入125I粒子是一种内放射,它是将粒子植入肿瘤内部,利用其释放的γ射线持续作用于并杀死肿瘤细
学位
目的:探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联合60Co-γ射线治疗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l的杀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取滴度为4.O×104cFU/ml HsV-tk的病毒上清液感染胶质瘤细胞系U25l,经G418阳性筛选,PCR鉴定U25l/TK细胞,转染与未转染tk基因的U251细胞按2:8混合,用于体外实验。2.实验分为对照组、GCV组、单纯放射治疗组及GCv联合放射治疗组。G
学位
目的:检测TGF-β1和IGF-I在兔骨关节炎模型不同损伤程度的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选用Hulth法造模,对照组行单侧膝关节切开,两组分别于术后4周、8周各处死10只。根据PeUetier JP方法,行股骨关节面软骨退变大体评分;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和IGF-I的表达情况;应用镜下观察结合病理图像分析系
学位
目的:建立并进一步完善适用于膜片钳(patch clamp)记录技术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肝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tire,HIRI)模型,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并研究生理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下SD大鼠肝细胞表面钙池操纵的Ca2+通道(storeoperated Ca2+ channel)的电流特
学位
目的:复制兔急性高血糖模型和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DM)模型,观察兔急性高血糖和DM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变化,探讨急性高血糖和DM对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DM所致的微血管病变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由第三军医大学动物科提供的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8);②急性高血糖组(n=8);③DM组(n=8)。各组动物按常规方法麻醉后,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目的:研究用RNAi技术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平衡型核苷载体1(human equilibrativenucleoside transporter 1,hENT)对氟尿嘧啶(5-Fluorouraci,5-FU)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两个能表达特异性针对hENT的shRNA(small hairpin RNA)的DNA序列,分别与载体质粒pSilence 4-1-CMV neo连接重
学位
目的:制备Tc标记c-myc mRNA反义肽核酸显像探针,观察其在人结肠腺癌LSl74-T细胞荷瘤裸鼠和正常昆明小鼠体内分布情况,并通过反义显像研究Tc标记c-mycmRNA反义肽核酸早期诊断结肠癌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化学合成法在c-myc mRNA反义肽核酸片段GCATCGTCGCGG的5’端连上4个氨基酸(G-(D)-A-G-G-)和1个氨基丁酸(Aba),再利用配体交换法对c-myc mRN
学位
目的:P2X受体是一种新型疼痛受体。已有研究表明,P2X受体在感觉神经元中表达,它可能在调节疼痛信息的传递上发挥作用。本研究采用足底注射P2X受体激动剂,建立大鼠疼痛模型,观察大鼠的伤害性反应,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上的P2X受体,以及相应脊髓节段背角上的P物质受体NK和谷氨酸受体NDMR的表达。并于椎管内注射P物质和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进一步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及脊髓背角
目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IPF)是指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以上皮细胞损伤及基底膜脱落、间质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过度细胞外基质沉积、肺泡气体交换单位异常重塑为特点的一种肺部疾病。多发于中年及以上人群,确切发病率不明确,有报道为20/10万人。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治疗效果差,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和29%,中位生存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