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泰华文学发展史,不难看出,萌发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泰华文学,经历了“三起两落”的发展道路,每一次的转折都表明了一种旧文体的衰落和一种新文体的诞生。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泰华文学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泰华文学发展呈波浪式前进,产生的文体及文本的内容因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多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文章、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开始追求文体的独特性及创作内容的本土化,因而也就出现了具有独特韵味的“80年代的泰华散文、90年代的泰华微型小说、新世纪的泰华小诗以及泰华闪小说”等文体,这些文体的出现,表明了泰华文学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道路,也为泰华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在开篇梳理了泰华文学90余年的发展历史脉络,对泰华文学的“三起两落”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泰华文学,尤其是泰华文体研究的现状,并对本文的视角以及意义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是对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泰华文学出现的四种文体进行历时性探讨,从宏观上把握“泰华散文、泰华微型小说、泰华小诗、闪小说”,并分析在特定的时期出现该文体的原因以及具体表现。第二章对泰国华文文学自八十年代以来文体流变的基本模式、主要方式和主要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原有泰华文学文体受中国文学影响很大,80年代以来的泰华文体秉承开放、兼容的原则对原有文体和新文体进行融合。泰华文学文体的变化逐渐呈现出篇幅短小、语言现代、中泰意象交织的特点,这也标志着泰华文学在80年代实现了从“华侨文学”到“泰华新文学”的转变。第三章探寻1980年以来泰华文学文体产生变化的原因。政治环境、宗教、以及泰华文学创作手法的变更是泰华文体嬗变的诱因,泰华文学作为泰国文学的一部分,有继承泰国传统诗学、振兴泰国民族文学的使命,这种责任感迫使具有双重性质的泰华文学以创新、发展的心态不断进行文学形式的实践。论文在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要点进行了归纳,凸显了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论文的最后对泰华文学的前景和未来进行了展望,以期泰华文学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