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o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模型小鼠灌服升板胶囊后的一般情况、外周血象、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表面特异性抗体等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理及升板胶囊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以期对今后的临床用药予以指导。
方法: 本课题采用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PS)的免疫造模方法,建立BALB/C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采用升板胶囊大、小剂量治疗组与泼尼松对照组对比研究,观察造模小鼠用药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 1.用药后小鼠一般状况均较模型组好,进食、进水量、毛发色泽、便溏、体重减轻等较模型组轻或未出现症状;2.升板胶囊能升高模型小鼠的外周血小板数,中药治疗组和强的松组小鼠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血小板水平(P<0.01);中药组明显高于强的松组(P<0.01);3.升板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血小板表面特异性抗体尤其是升板胶囊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与强的松组,升板胶囊小剂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经升板胶囊治疗后模型小鼠骨髓中产板巨核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泼尼松组、升板胶囊小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5.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8+明显增多,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4+无明显变化,升板胶囊大剂量组和强的松组CD8+接近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无差异(P>0.01)。
结论: 1.证实了免疫法建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ALB/C小鼠动物模型复制成功;2.升板胶囊可以通过升高血小板数,促进巨核细胞成熟,调节免疫功能而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提示升板胶囊对BALB/C小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