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导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早期防治脓毒症及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2.从证候要素角度研究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证候和病机特点,总结出其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结构特点,为脓毒症及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脓毒症患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和脓毒症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制成调查表。采用临床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纳入脓毒症患者87例,按脓毒症的病情分级,分为一般脓毒症者38例,严重脓毒症者2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者27例。根据凝血障碍标准分为凝血功能障碍组和无凝血功能障碍组,其中凝血功能障碍者55例,无凝血功能障碍者32例。2.参照纳入排除标准,收录符合条件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体征和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A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乳酸浓度、降钙素原、血清白蛋白、PH、PO2、D-Ⅱ聚体、APACHE Ⅱ评分、既往疾病史等。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导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3.调查纳入患者的中医基本证候要素情况,通过PASW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对脓毒症及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要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通过对脓毒症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得出凝血功能障碍组的血清白蛋白降低、APACHE Ⅱ评分增高的出现频率高于无凝血功能障碍组,而凝血功能障碍组既往高血压及脑血管意外病史的出现频率低于无凝血功能障碍组。将上述四个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分析得血清白蛋白降低、APACHEⅡ评分增高为影响脓毒症凝血障碍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2.纳入87例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型中,以虚实夹杂证多见,占89.7%,实证的占9.2%,虚证占1.1%。虚证类中,气虚证出现频率最高,达91.1%,其后依次为阳虚证(36.7%)、阴虚证(20.3%)、血虚证(2.5%)。实证类证候要素中,又以痰证、血瘀证、火热证多见,频率分别为77.9%、67.4%、64.0%,其后水湿证(23.3%),腑实证(3.5%)。对本次调查的8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级,分为一般脓毒症38例、严重脓毒症22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7例。对各级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比较分析,结果提示阳虚证、火热证、腑实证患者在不同病情阶段中的脓毒症出现频率有统计学差异。55例脓毒症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其中以虚实夹杂证出现频率高达90.9%,实证次之,7.3%,虚证仅1.8%。虚证类中,以气虚证多见,达88.2%,其后依次为阳虚证(41.2%)、阴虚证(17.6%)、血虚(2.0%);实证类中,痰证出现频率高达77.8%,血瘀证(63.0%)次之、其后依次为火热证(59.3%)、水湿证(25.9%),腑实证(5.6%)。凝血功能障碍组与无凝血功能障碍组进行中医证候要素出现频数的比较,结果发现两组之间中医证候要素构成无明显差异。选取虚证类及实证类出现频率>30%证候要素的APACHE Ⅱ评分根据是否合并凝血障碍分组,比较两组之间APACHEⅡ评分,结果显示气虚证和火热证脓毒症患者中,凝血功能障碍组的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无凝血功能障碍组。结论1.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APACHE Ⅱ评分增高是脓毒症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因此低血清白蛋白脓毒症患者需针对其病因适当处理以避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而高APACHE Ⅱ评分脓毒症患者需要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2.在脓毒症患者的中医干预中需要祛邪兼顾补虚,虚证类的脓毒症患者注意益气温阳,实证类患者可适当“祛痰”、“活血”、“清热”。并发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患者治疗上参考脓毒症患者的中医治疗。3.在一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MODS中,阳虚证的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火热证呈下降趋势,而腑实证多见于脓毒症性MODS阶段,在中医治疗中,脓毒症早期注意“清热”,脓毒症病情加重时注意“温阳”、“通腑”。4.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加重气虚及火热证脓毒症患者病情,故此类患者注意纠正凝血功能进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