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电子化的背景下,国际反洗钱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洗钱犯罪的危害性,把国际反洗钱作为其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的核心内容。与在一国内部的洗钱犯罪相比,在国际范围内洗钱便于隐瞒和掩饰,犯罪控制相对困难。面对洗钱活动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严重破坏性,各国政府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国际公约、国际专门组织以及政府间的国际合作三种形式预防并打击洗钱犯罪。我国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且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以及《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规章陆续实施,社会各界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中国于2007年6月28日成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正式成员,标志着中国反洗钱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本篇论文在介绍国际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践操作,提出若干的立法建议,以期对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完善贡献自己的力量。全文共分三章,约3.2万字,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国际洗钱犯罪的基本情况。首先,对国际洗钱的来源和定义进行探讨,概括了国际洗钱的几大特征,包括了犯罪产生的依存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技术的专业性、犯罪范围的国际性和犯罪资金的密集性。其次,结合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最新资料,对国际洗钱犯罪的基本方式和趋势进行逐一介绍,为下文的相关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从国际层面探讨了反洗钱国际合作的法律规制。该章分别从反洗钱国际公约、国际司法合作和反洗钱国际组织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在反洗钱国际公约方面,介绍了联合国缔结的一系列涉及反洗钱的国际公约。在反洗钱的国际司法合作方面,从行政合作、警务合作、刑事司法协助和引渡制度四点阐述国家间司法合作的成果。在反洗钱国际组织方面,重点介绍了联合国禁毒署、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埃格蒙特集团对反洗钱所做出的相关规定。第三章从国内法层面对我国反洗钱现状展开分析,归纳了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构架。在上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切入点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通过借鉴国际社会反洗钱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国际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可行方案,并就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