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主要分支及穿支血管的显微解剖特点及其变异特征,明确基底动脉各分支与相邻颅骨、颅神经的毗邻关系与供血范围,为临床该区域的动脉瘤手术,小脑肿瘤手术及介入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通过模拟翼点入路、颞下入路,观察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两种手术入路显露范围差异,为临床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0具(20侧)完整成人湿性头颅标本,经红蓝硅胶分别灌注动静脉后,利用在实验室显微镜下分别模拟翼点入路、颞下入路,观察和测量重要神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明确到达基底动脉分叉部两种手术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进而对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测量、统计血管的数目,走行、穿支情况及其与周围神经结构的关系。结果:1.基底动脉的管径在2.9-5.4mm之间,平均4.25±0.67mm,其平均长度26.40±4.35mm,其两侧发出穿支数目平均4.0±1.06支。2.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er Artery, AICA)管径在0.47-2.36mm之间,平均1.15±0.43mm。AICA起自BA上、中、下1/3段的比例分别为5.0%、20%和75%,AICA在面神经根附近形成小脑前下动脉袢,出现率为82.6%。3.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CA)起始部到基底动脉分叉部距离1-4mm,平均1.52±0.38mm,管径在0.4-2.6mm之间,平均1.35±0.38mm,三叉神经与SCA二者距离为0-8.2mm,平均为2.17±0.45mm。4.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的管径平均为2.23±0.17mm。大脑后动脉P1段每侧发出穿支数目3-7支,平均4.2±1.1支。5.3例基底动脉分叉部高于后床突最高达12.25mm,5例与后床突齐平,2例低于后床突最低为8.24mm。6.头位偏对侧30°视角下,经翼点入路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间隙Ⅱ)对鞍区后部,及基底动脉分叉部显露最充分,扩大此间隙,在牵开颈内动脉内侧缘和视神经外侧缘后,可见位于深面的基底动脉及其分叉,其中有4例可见到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PcoA)亦位于此间隙底部;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间隙Ⅲ)随着沿颅底视角由0°转向60,其内侧缘可见度越来越大,外侧缘越来越被颞叶所遮挡,45°时三间隙可使用面积最大。翼点入路磨除后床突后可增加基底动脉中上1/3段显露。7.颞下入路颧弓(颧弓后根前1/3处的颅骨内板)至小脑幕游离缘的最短距离为39.24±1.27mm,发现滑车神经自后床突后外方15.72±3.81mm处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在幕中潜行6.82±1.81mm,在未切开小脑幕游离缘之前,可暴露中颅窝底,斜坡面可暴露后床突和鞍背,及基底动脉分叉部、大脑后动脉的后穿支动脉;切开部分小脑幕游离缘增加向下的暴露,可见基底动脉分叉部及其主要分支,并扩大了对脑桥中部外侧面的视野。结论:1.基底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颅底重要神经结构关系密切,熟悉和掌握颅底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神经外科医生提高该区域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翼点入路在处理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时,与第二间隙相比,第三间隙在暴露BA分叉部及周围结构更占优势,利于高于后床突且瘤顶端指向前上方的动脉瘤的处理,须注意动眼神经的保护,但从BA分叉部和P1段后壁发出的穿支动脉不易看到。磨除后床突后,可增加对基底动脉中上1/3段的显露。3.颞下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可缩短手术距离,可从侧方直视下观察BA分叉部及P1段后方穿支动脉,利于对于动脉瘤顶部指向后和后下方动脉瘤的处理。在后床突后外方17mm以后切开小脑幕,是避免滑车神经损伤较为安全的方法。打开小脑幕后,增加了BA向下的暴露并扩大了对脑桥中部外侧面的视野。4.处理BA分叉部动脉瘤时,我们应在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DSA、CTA)仔细分析BA分叉部与后床突水平的关系,及动脉瘤的位置、生长方向来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