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讨论的焦点已由早期的“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转变为如今的“如何用好公允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促使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相信,公允价值才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并不遗余力地在会计准则中予以推广。然而银行界和金融监管当局却一直质疑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担心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增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波动性,从而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再次将公允价值推到风口浪尖,金融界为寻找替罪羊指责公允价值是引起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从而引发了与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的论战。由于此次金融危机首先波及金融业,并引起大范围的银行倒闭,使得人们非常关注公允价值在银行业中的运用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探讨了公允价值的产生背景、概念演进、本质属性及计量技术,回顾了与银行公允价值相关的实证文献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和归纳,包括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后果,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基于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结合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公允价值争论以及SEC对盯市会计的调查报告中银行业的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在银行业中运用的六大普遍性问题(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计量模式、税收和利润分配、绩效评估、银行监管指标),并深入地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财务信息质量和市场行为的影响。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并提出了四项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势必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最后基于公允价值在中国银行业的运行现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回归到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对我国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会计准则的改进、风险导向审计以及银行监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