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城市书写的变奏曲——论东西小说创作的两次转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与城市书写一直贯穿于东西的文学创作之中。近三十年来,东西从未停止过对写作的探索。他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由此引发他创作主题的变化,促使他的小说版图不断扩大。本文试图从东西的生活经历入手,分析城乡生活体验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东西小说创作的两次转型。  第一章论述现代文学城乡书写的传统与东西的文学创作立场。本章纵向梳理二十世纪至今,作家因代际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城乡书写立场。东西幼年生活在乡村,成年后生活于城市,两种不同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城与乡有着特殊的情感:对乡村既渴望逃离,又常常怀念;对城市既向往,又批判。城乡场域文化的复杂性影响了东西文学创作的选择。  第二章阐述东西踏着伤痕反思主题走进文学殿堂,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展现乡村苦难叙事中的历史凭吊。东西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粗陋的乡村风俗两个方面共同构建起一个乡村苦难世界的版图。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物质的匮乏使他们坠入无边的黑洞,饥馑已然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为了在这苦难的生存困境中找到一息生存的机会,他们有着“于连式”的疯狂,甚至付出了灵与肉的代价。  第三章分析东西小说创作的第一次转型,由苦难乡村到欲望城市的空间位移。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东西的文学创作从对乡村苦难生活的描绘到对繁杂城市的摄录,欲望成为主线贯穿于东西此时的文学创作中。他以对性和物的平面式消费,重构城市文化的消费主义,凸显欲望与城市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展现人物在城市欲望驱使下,人性的变异与情感的荒原,这是作者对城市文化语境的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  第四章讲述东西小说创作的第二次转型,从城乡对比中的批判到荒诞叙事中的生命思考。以2000年小说《不要问我》为标志,东西开始淡化了城乡叙事背景,把目光投入到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敏锐地发现了他们生命本体存在性的不安与焦虑,以及伴随焦虑而来的身份认同危机。东西以小说的方式“查问”和“审视”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及生命存在的荒诞性,既体现出作家对生命个体所属的群体与文化的反思,也让作品更具感染力与渗透力。
其他文献
明清小说中有大量涉及入赘婚的篇目,构建了多样的入赘情节,围绕入赘婚情节塑造了诸多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目前,围绕明清小说中入赘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鉴于
莫言深受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独特的童年体验,使他对祖辈怀着敬畏之心,以《聊斋志异》等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和民间传说的熏染,使他的作品充溢着奇幻色彩,种族忧患的现实以及
本文以电视调解中,调解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以当事人的语言为参照。通过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调解人语言的用词特征、用句特征以及辞格特征进行统计、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中国诗坛兴起了一股后来被称作“女性诗歌”热的不大不小的文学思潮,而这股文学思潮的兴起正是以翟永明所创作的《女人》组诗的问世为标志。其后的三四
华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开发独立面向海外华裔的汉语水平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华文水平测试语法等级大纲正是顺应当前华语发展趋势的成果之一。现阶段,华测语法等级大纲由低
在前处理过程中采用多效合一低温助剂代替现在的烧碱、双氧水、精练剂、螫合剂、氧漂稳定剂,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实验表明,使用多效合一低温助剂能
本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引言包括: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于精神胜利法的运用,精神胜利法在不同时代产生的影响。正文主要阐述了精神胜利法的起源,本义,精神胜利法在作家文本中的嬗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