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in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寿命长、质轻的绿色化学能源存储设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中,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研究热情。本文对二氧化锡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市售的国产碳纤维及碳纤维制品的结构和用其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分析,从中选择一种电化学性能较好的材料作为基体碳材料,来缓冲充放电过程中二氧化锡体积的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然后分别通过溶胶-凝胶法和原位法来制备SnO2基复合材料,并利用N2-BET、SEM、XRD、TGA、XPS等方法分析材料的结构,并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CV以及EIS来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如下:(1)碳纤维及其制品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与其结构有关。通过对碳毡、碳布、活性碳布、PAN-CF以及PAN-ACF的电化学性能分析发现,其充放电性能与其结构(如层间距、孔径、比表面积等)相关;在选取的碳纤维及其制品中,PAN-ACF的充放电性能最好;在一定范围内,碳材料的容量与其层间距成正比关系;比表面积与材料的容量的大小有关;中孔率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容量。(2)采用一种简便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二氧化锡含量的PAN-ACF/SnO2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SnO2为四方金红石结构;PAN-ACF有一定的强度,其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维持结构的稳定;SnO2的含量对产物的形貌、电化学性能等有重要的影响;由于PAN-ACF的缓冲作用,PAN-ACF/SnO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时其可逆容量有所提高,并呈现出不同的循环稳定性;电化学测试表明,样品G-2的性能较好,其2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在447.4mAh g-1。(3)针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AN-ACF/SnO2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差以及二氧化锡的团聚问题,以氧化后的PAN-ACF和SnCl2为原料,采用原位氧化还原的方法制备PAN-ACF/SnO2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在105℃、15%KClO3+40%H2SO4条件下,对PAN-ACF的液相氧化时间以2h为宜;该方法制备的PAN-ACF/SnO2复合材料中的二氧化锡SnO2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其中样品S-4在循环100圈以后容量保持在401.2mAh g-1,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含量相近的条件下,原位法制备的PAN-ACF/SnO2复合材料容量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AN-ACF/SnO2复合材料。
其他文献
采用含甲基苯并三氮唑(TTA)与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钝化液在H62铜合金表面得到TTA-CPB复合钝化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成膜条件为:TTA2.5g/L,CPB0.5g/L,pH5.0,温度7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特殊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逐渐引起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我国特殊教育专业所招的大学生也相应增多。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以后大多从事与特殊教育
目前,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脂肪的分布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尤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 IM)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在线网络交流形式,全世界拥有数以亿计的IM用户,但在使用IM过程中用户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干扰(interruption)困扰。鉴于
明清以降,尤其是康熙以来,是我国封建文化遭受冲击、中西文化交融碰撞、民间文化日渐兴盛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美术也在这段时期内经历了复杂且迅疾的变动。在中西交融促生的
自我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方法,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门户网站群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展示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然而传统的建站方案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存在着“信息孤岛”、重复建站、信
五年一贯制学前专科教育是在我国幼儿教师教育体系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背景下,由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转型而来,招收初中毕业生并对其进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幼儿教师
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度,在中国对外交流的历史中,一直有一些外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外来者从最开始的传教士、商人,到后来的使者、探险家、史地学家、
美育与美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渗透美育,从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渗透美育首先要有"美育"观,让学生从教材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