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中国经济在持续3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出现下滑,进入新常态时期。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和企业融资环境发生变化的大趋势下,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逐渐流行起来。虽然股权质押具有融资速度快、融资成本低等优势,但其引发的风险同样受到各方的强烈关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会带来股价下跌甚至崩盘、控制权转移等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阻碍我国现代化高质量经济体系的建立。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便有了现实意义。
本文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以及间接效应进行检验,并用工具变量、企业创新其他衡量指标以及PSM法确保结果的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上市公司的所属性质、所属地区、所属行业以及相关政策等特征出发,进一步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消极影响;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企业创新和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效应基本显著。其具体影响路径为:1)控股股东是否股权质押/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③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民营企业、东部企业、技术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企业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此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这一政策抑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论旨在说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和政府应该重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以201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以及间接效应进行检验,并用工具变量、企业创新其他衡量指标以及PSM法确保结果的稳健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上市公司的所属性质、所属地区、所属行业以及相关政策等特征出发,进一步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消极影响;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通过企业创新和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效应基本显著。其具体影响路径为:1)控股股东是否股权质押/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企业创新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③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民营企业、东部企业、技术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企业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此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7年征求意见稿)》这一政策抑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负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论旨在说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和政府应该重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