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岁抽动障碍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相关因素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fh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常常与焦虑情绪共病。本研究主要探究8~15岁TD患儿共患焦虑情绪的基本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患儿校内外生活以及疾病本身特点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社会心理干预TD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从而使TD患儿可以得到综合的、多学科的干预,促进TD患儿全面康复和身心健康发展。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1年02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就诊的年龄在8~15岁之间且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TD诊断标准的患儿,共148例。经患儿家长同意后进行填写问卷,在研究员指导和询问下,完成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问卷、耶鲁综合抽动障碍严重程度量表(YGTSS)、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Spence儿童焦虑量表(SCAS),当场审核并收回。采用SPSS26.0建立数据库,将整理、编码后的数据双录入计算机后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单因素分析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用卡方((?)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TD患儿共148例,平均年龄为9.91±1.56岁,男108例(73.0%),女40例(27.0%),男女比例2.7:1;符合暂时性抽动障碍(TTD)诊断的有72例(48.6%),持续性(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TD)69例(46.6%),抽动秽语综合征(TS)7例(4.7%);三种抽动类型性别及年级间无统计学差异。轻度53例(35.8%),中度89例(60.1%),重度6例(4.1%)。TD患儿总焦虑阳性检出41例,检出率为27.7%,各焦虑类型检出率在12.8%~58.8%之间,最高为躯体伤害恐惧,其阳性检出率为58.8%,分离焦虑次之为39.9%。各焦虑类型阳性检出仅有恐慌焦虑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63,P=0.041)。将总焦虑阳性检出的41例作为焦虑组,其余总焦虑阴性10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患儿出生顺序、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报课外班、是否报艺术类课外班、学习成绩、是否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间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严重程度比较,除发声抽动得分外,焦虑组在运动性抽动、功能损害及YGTS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不同TD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16.406,P<0.00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得分比较,除父亲情感温暖和偏爱被试外,焦虑组父亲维度余因子得分及母亲过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得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出生顺序(P=0.014,OR=2.373,95CI:1.192~4.726)、高YGTSS总分(P=0.001,OR=1.084,95CI:1.034~1.136)、父亲过分干涉(P=0.031,OR=1.125,95CI:1.011~1.252)及拒绝否认(P=0.036,OR=1.161,95CI:1.010~1.335)得分高为TD患儿发生焦虑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D患儿易共患焦虑情绪,总焦虑发生率为27.7%,各焦虑类型中以躯体伤害恐惧发生率最高,分离焦虑次之。TD患儿焦虑情绪的发生与抽动严重程度、是否共患ADHD、父母教养方式、学校表现、出生顺序相关。建议专业人员在TD患儿的诊疗中,应对患儿症状、共病、社会心理因素等予以多维度的综合评估,及时识别患儿焦虑情绪,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庭给予社会心理干预,从而使疾病得到有效而长久的康复,促进患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YAP在成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成年时期周细胞条件性敲除YAP基因的小鼠模型,来探究周细胞中YAP基因在成年小鼠学习认知、恐惧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认知障碍、情绪失调导致的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方法: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AP在成年小鼠脑内周细胞(PDGFRβ+细胞)、内皮细胞(CD31+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PDGFRα+细胞)以及
目的评价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组分的骨水泥材料,并用介孔玻璃水泥粉末吸附植物性激素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IS),制备成载IS的硫酸钙(calcium sulphate,CS)骨水泥(CS/IS)、载IS的2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20%mesoporous magnesium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sulfate,2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域特点。方法:收纳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根据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将COPD患者分为两个亚组:A组COPD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CI)组33例,B组单纯COPD组34例,同期招募与COPD合并MCI患者受教育程度相仿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0例,设为C组。比较A、B两组临床资料,并
目的:采用定量磁敏感加权成像(QSM)测量职业性铝暴露工人脑内多个部位的磁化率值,探讨QSM在诊断轻度认知障碍(M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从2014年10月到2019年11月期间收集的山西某铝厂53例工人的基本临床资料。所有工人均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量表),并根据得分分成轻度认知障碍组(MCI组,28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所有人进一步行血浆铝浓度检测、常规MRI平
目的: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动物模型BTB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进行BTBR小鼠大脑皮质转录组学分析,从而丰富人们对于ASD发病机制的认识,更可以为寻找ASD的诊断标记物及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分别取BTBR小鼠和对照组C57BL/6J(B6)小鼠大脑皮质组织,提取总
目的:从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两方面探讨TREM2调控小胶质细胞(MC)极化介导的神经元突触重构在苯并[a]芘(B[a]P)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为B[a]P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1.神经元突触重构在B[a]P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改变将40只SPF级成年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溶剂(植物油)对照组,低、中、高剂量B[a]P(0.5mg/
目的:系统性评价脑脊液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相关性,为AD的诊断提供新的角度。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到2020年10月的所有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脑脊液α-突触核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数据提取。使用渥太华纽卡斯尔文献质量评价量表(病例对照研
目的:探讨MHD患者认知障碍与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1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06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及正常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VEF、实验室指标,对两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oCA评分与各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106例MHD患者中,49名
目的:观察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抑制剂对慢性脑低灌注致认知障碍大鼠的认知功能是否有改善作用及犬尿氨酸通路代谢产物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抑制剂是通过何种机制改善慢性脑低灌注认知障碍大鼠的认知功能。方法:Morris水迷宫筛选后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KMO抑制剂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只进行皮肤切开,找到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制备14天),生
目的:聚焦于大脑功能连接的强度和稳定度特征,分别探讨伴自杀意念(SI)的首发未用药成年和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缰核的静态功能连接(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FC)的异常改变。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纳入成年MDD患者81例(伴SI者43例(AMDD/SI+),不伴SI者38例(AMDD/SI-))及健康成年对照35例(AHC)。分别对三组人群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提取缰核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