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M2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苯并[a]芘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体内动物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两方面探讨TREM2调控小胶质细胞(MC)极化介导的神经元突触重构在苯并[a]芘(B[a]P)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为B[a]P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1.神经元突触重构在B[a]P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改变将40只SPF级成年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溶剂(植物油)对照组,低、中、高剂量B[a]P(0.5mg/kg、2mg/kg、10mg/kg)染毒组,采用腹腔注射(2.5m L/kg)方式染毒,隔天染毒1次(上午9点),连续30次。溶剂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植物油。染毒结束后,用水迷宫和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脑皮质中突触功能蛋白(SYP、PSD95、NLGN1、NLGN2、MDGA1、MDGA2、NRXN1、SNAP2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体外细胞培养分单独培养和共培养两种模式进行。首先将单独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Blank)、溶剂对照组(DMSO)、低、中、高剂量B[a]P(0.2μM、2μM、20μM)染毒组。染毒时更换含3%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溶剂对照组只加入0.5%DMSO(v/v)。染毒24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T22细胞形态学改变,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同样地,采用上述不同浓度的B[a]P处理transwell共培养BV2细胞和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24h后,观察HT22的形态学改变,检测细胞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用QPCR和WB法检测HT22细胞突触功能蛋白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改变。2.MC极化及TREM2在B[a]P致神经元突触重构中的改变小鼠染毒结束后,采用QPCR和WB法检测大脑皮质中MC极化标志物以及TREM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改变,用ELISA法检测大脑皮质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的改变。体外实验中用B[a]P处理单独培养BV2细胞24h,观察BV2细胞的形态学改变,检测细胞活力及LDH漏出率,用QPCR、免疫荧光和WB法检测BV2细胞中MC极化标志物及TREM2在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改变,用ELISA检测BV2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根据以上结果,综合判断B[a]P引起MC极化表型和TREM2的改变。3.PI3K/Akt和NFκB通路在B[a]P致神经元突触重构中的改变上述B[a]P处理后,用WB法检测小鼠大脑皮质和BV2细胞中PI3K/Akt和NFκB途径相关蛋白水平的改变,探讨B[a]P对上述通路可能的影响。4.TREM2调控MC极化介导B[a]P致神经元突触重构的作用机制为了验证TREM2是否通过PI3K/Akt和NFκB通路调控MC极化介导B[a]P致神经元突触重构的作用机制,我们分别用pc DNA-TREM2过表达质粒和TREM2-sh RNA慢病毒载体转染BV2细胞,采用单独培养BV2细胞和BV2与HT22共培养的两种模式,每种模式将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溶剂组(DMSO),高剂量(20μM)B[a]P染毒组、质粒阴性对照组(B[a]P+pc DNA-control)和TREM2过表达组(B[a]P+pc DNA-TREM2)、慢病毒阴性对照组(B[a]P+control-sh RNA)、TREM2低表达组(B[a]P+TREM2-sh RNA)。B[a]P染毒处理24h后,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检测细胞活力和LDH漏出率,用QPCR、WB和免疫荧光法检测BV2细胞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1.B[a]P染毒可引起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元突触重构异常随着B[a]P染毒剂量增加,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自发行为能力逐渐下降,表现为染毒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在目标象限的时间减少、目标象限对侧象限的时间逐渐增加,后肢站立次数和修饰次数减少(P<0.05)。染毒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出现肿胀、变性和坏死现象,甚至有神经纤维脱髓鞘、“卫星现象”和噬神经现象,严重程度与B[a]P染毒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突触数量减少,突触间隙变宽,界面曲率变小,突触后膜致密物的密度和突触后膜的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突触功能蛋白(SYP、PSD95、NRXN1、MDGA2、NLGN2)的基因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体外研究结果也显示,B[a]P染毒后,HT22细胞出现聚集成团,轴突增粗、缩短、细胞连接断裂,细胞活力降低,LDH漏出率增高(P<0.05),损伤程度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越来越严重,且大部分突触功能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B[a]P可致神经元突触重构异常,这可能是B[a]P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作用机制之一。2.B[a]P导致MC M1极化和TREM2表达下降前期研究表明,MC活化引起的中枢神经炎症反应在B[a]P神经毒性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TREM2是调控MC极化表型和中枢神经炎症反应的的主要分子开关。本研究发现,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大脑皮质出现神经炎症反应,体外BV2细胞被活化,以M1型极化为主,M2型极化减少,TREM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逐渐下降(P<0.05),表明B[a]P染毒可使TREM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促使MC M1极化增加,引起中枢神经炎症反应。3.B[a]P染毒致MC细胞PI3K/Akt和NFκB通路的改变随着B[a]P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大脑皮质和BV2细胞中PI3K、Akt、p-Akt的蛋白水平逐渐降低,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4.TREM2调控MC极化在B[a]P致神经元突触重构中的作用机制过表达TREM2可激活PI3K/Akt的蛋白表达,降低NFκB蛋白水平,减少B[a]P诱导的MC M1极化,增加MC M2极化表型,减轻B[a]P引起的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毒性,表现为HT22细胞活力回升,突触功能蛋白表达增加,突触重构异常得以改善(P<0.05)。低表达TREM2可抑制PI3K/Akt蛋白表达,提高NFκB蛋白水平,促进B[a]P诱导的MC M1极化,减少MC M2极化,加重B[a]P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和突触重构异常。结论:1.B[a]P染毒可引起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突触重构异常可能是B[a]P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机制之一;2.TREM2调控的MC M1极化与B[a]P致小鼠突触重构异常有关;3.TREM2/PI3K/Akt和TREM2/NFκB调控的MC M1型极化可能是B[a]P致小鼠突触重构异常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型长效GLP-1类似物Semaglutide能否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APP/PS1/tau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和脑内典型的AD病理特征;进一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Semaglutide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抗炎机制,从而为抗糖尿病药物GLP-1类似物用于治疗AD提供可靠的基础理论支持。方法:1.在体动物实验将7月龄的3xTg-AD小鼠以及
目的:本研究探索经尾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是否能通过调节自然衰老大鼠自噬水平来改善学习记忆及认知衰退。方法:SD大鼠屏障环境饲养至衰老年龄(24月龄),首先行为学挑选出出现认知衰退的老年鼠,分为细胞移植组(H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3月龄SD大鼠为正常组(N组)。H组:尾静脉注射hUCM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不同特征选择和集成学习算法,将结构磁共振图像特征和临床信息数据相结合,探讨和识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进展阶段诊断标记物,构建AD分类辅助诊断模型。为实现疾病风险的早期预警,医疗决策自动化的AD临床辅助诊断,提供帮助与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
目的:探索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DA4-JC对10月龄APP/PS1/tau阿尔茨海默病(3xTg-AD)小鼠认知和情绪行为及其病理特征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DA4-JC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选用9个月大的3xTg-AD小鼠和C57小鼠,将它们随机划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WT+PBS)、正常治疗组(WT+DA4-JC)、AD对照组(3xTg-AD+PBS)和AD治
目的:基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群体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使用AD与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的sMRI数据进行独立于分类过程的特征选择,挖掘出AD早期神经影像学特征,为AD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其他具有潜在特质属性的生物标志物统计建模提供半监督学习方法的分析思路。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数据来自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
目的:明确YAP在成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成年时期周细胞条件性敲除YAP基因的小鼠模型,来探究周细胞中YAP基因在成年小鼠学习认知、恐惧记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预防和治疗认知障碍、情绪失调导致的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方法:1.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YAP在成年小鼠脑内周细胞(PDGFRβ+细胞)、内皮细胞(CD31+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PDGFRα+细胞)以及
目的评价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组分的骨水泥材料,并用介孔玻璃水泥粉末吸附植物性激素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IS),制备成载IS的硫酸钙(calcium sulphate,CS)骨水泥(CS/IS)、载IS的2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20%mesoporous magnesium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sulfate,2
目的:探讨老年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域特点。方法:收纳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根据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将COPD患者分为两个亚组:A组COPD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CI)组33例,B组单纯COPD组34例,同期招募与COPD合并MCI患者受教育程度相仿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0例,设为C组。比较A、B两组临床资料,并
目的:采用定量磁敏感加权成像(QSM)测量职业性铝暴露工人脑内多个部位的磁化率值,探讨QSM在诊断轻度认知障碍(M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从2014年10月到2019年11月期间收集的山西某铝厂53例工人的基本临床资料。所有工人均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量表),并根据得分分成轻度认知障碍组(MCI组,28例)和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所有人进一步行血浆铝浓度检测、常规MRI平
目的: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动物模型BTBR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NA测序(RNA-sequencing,RNA-seq)技术进行BTBR小鼠大脑皮质转录组学分析,从而丰富人们对于ASD发病机制的认识,更可以为寻找ASD的诊断标记物及药物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分别取BTBR小鼠和对照组C57BL/6J(B6)小鼠大脑皮质组织,提取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