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股灾是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沪指在六月中旬触及最高点的5178点时,在随后的两个月间经历了断崖式的波动下跌,直到八月中旬跌至2850的最低点,两市市值几乎蒸发了一半,成为名副其实的“股灾”。在本轮股灾过程中,于2013年引入国内的融资融券制度所扮演的角色受到关注。融资融券交易(Securities margin trading)是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的合称,是指投资者凭借提供担保物,向具备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与实力的证券经营公司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交易)的行为。金融的本质即在于资金的融通,而融资融券交易中投资者依靠信用担保借贷获得资本进行证券投资,是证券市场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融资融券交易的产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活跃度,为具备一定信用和偿贷能力,但缺乏流动性资本的投资者提供了继续深入参与证券交易投资的一种可能方式,促进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但融资融券交易由于存在着一定的杠杆比例,并且股票市场投资具有固有的高风险性,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投资稳定性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与潜在的风险。2015股灾中融资融券的作用原理正是在于这种杠杆的投融资导致资金在短期内大量进出股市所引起的链式反应。本文主要针对融资融券在2015年股灾中的角色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本文主题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论文框架;第二章对融资融券相关的理论进行综述;第三章对2015股灾的实录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股灾的特征;第四章运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融资融券在2015股灾中的角色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一章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2015股灾的发生机制是复杂的。融资融券交易在股灾中的角色并不是决定性的,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融资融券本身具备对股市波动性起到抑制的功能,这是因为融资融券交易是一种双向交易,融资买空与融券买空的同时存在使得证券市场也同时存在多方与空方两种力量。买空卖空的双向交易抑制了股市的暴涨暴跌,发挥着价格稳定器的作用。但在2015股灾过程中,融资融券的这种积极功能不仅未能发挥出来,反而因为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扩大了其消极功能的作用,在股灾过程中对价格的暴跌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融资融券交易在2015股灾中的角色和作用机制,寻找完善融资融券制度的对策与方案,进一步发挥融资融券的积极功能,避免重蹈覆辙再一次上演上轮股灾的悲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