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麻芎舒痛方)组方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方剂是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方配伍是中药方剂研究的核心。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需要更多新的中药方剂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疾病挑战,中药方剂如何进行组方成为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中药方剂组方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新中药方剂的组方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择中药经典名方,吸纳新的有效中药,化裁而出中药方剂基本方;将正交实验设计应用于中药方剂组方设计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即药味配伍和剂量配比。以典型的药理模型和特异性药效指标为判断标准,通过数学分析,在众多的比例中筛选出饮片层面的最佳药味配伍和剂量配比;运用化学分离和制剂分析技术,获得工艺稳定、质量可控的化学最佳制剂,再进行系统药效实验,验证其药效有效性,体现中药复方化学的整体研究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中药方剂作用、作用途径和中医药理论的相关性,推动方剂学科的发展。以治疗偏头痛的麻芎舒痛方为研究对象,对中药方剂组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初步证明了中药方剂组方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中药复方的配伍理论及应用提供有力支撑。1基于药效学基础的麻芎舒痛方组方依据和剂量筛选本文首先对中药复方的组方依据和剂量筛选进行药效学研究。以临床疗效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依据,拟定中药复方基本药味和用药范围。以镇痛效应为观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观察不同配比和不同剂量的中药复方药物对3种偏头痛动物模型的药效影响,筛选出中药复方药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1.1治疗偏头痛中药复方药物不同剂量配伍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观察不同药味配伍和不同剂量配比的中药复方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挠头次数的影响。结果显示麻芎舒痛方(样本十)对偏头痛大鼠的挠头次数有最佳抑制作用。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2治疗偏头痛中药复方药物不同剂量配伍对热板法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观察在热板法小鼠模型实验中,不同药味配伍和不同剂量配比的中药复方的镇痛作用。结果显示(样本二、样本八和样本十)对小鼠热板法致痛时间有明显的延长效应。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3治疗偏头痛中药复方药物不同剂量配伍对2%甲醛所致双相疼痛镇痛效应影响观察不同药味配伍和不同剂量配比的中药复方的对2%甲醛所致双相疼痛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六、样本七和样本十对2%甲醛致痛所产生的Ⅱ相疼痛时间有明显延长效应。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3种动物模型的综合药理效应为实验依据,进行统计学和方差分析,筛选出包含治疗偏头痛的著名药对和经典药队的中药复方一麻芎舒痛方,为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复方提供了组方依据和优化剂量。2不同治则配伍的中药方剂药效研究采用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以与偏头痛相关的5-HT作为药效学重要指标之一,观察不同治则组成的中药复方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清中的多种指标的影响,进一步确证麻芎舒痛方的药理作用。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中药复方治则配伍组在偏头痛大鼠血清中5-HT、CGRP和ET-1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天麻、川芎配伍组可以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中5-HT含量(P<0.05)。麻芎舒通方水提物可以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中5-HT和ET-1含量(P<0.05)。麻芎舒通方醇提物可以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血清中CGRP、ET-1和5-HT含量(P<0.05)。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中药复方治则配伍组在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5-HT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天麻川芎配伍组、麻芎舒通方水提物和麻芎舒通方醇提物均可以显著降低偏头痛大鼠脑组织中在5-HT含量(P<0.05)。对不同治则配伍的中药方剂进行药效研究,结果显示:以平肝降火、活血行气、散通络止痛为治则的麻芎舒通方药效优于天麻、川芎配伍组。不同的提取工艺具有不同的药理效应,麻芎舒通方乙醇提取优于水煎提取。3中药复方(麻芎舒痛方)的药学研究如何正确地评价中药制备工艺的合理与优劣,是目前困扰中药研究的问题之一。中药复方药学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基础,尽可能地将发挥药效和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提取出来,才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最佳制备工艺研究是中药复方药学研究的关键环节。3.1川芎不同提取部位治疗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本文在比较关键的药物或不好确定药物提取路线时,以药效学试验为依据,对川芎多种提取物进行比较,将中药化学-药理效应相结合,并采用HPLC-ECD技术测定偏头痛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的5-HT含量,最终确定川芎乙醇提取;通过对其余四味药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成果的分析,确定四味药物醇提。3.2中药复方提取路线和提取方式的确定以君臣药物的有效成分为指标,对复方的混合提取方式和单独提取方式进行考察,天麻素混和提取/单独提取的比值是102.42%,葛根素混和提取/单独提取的比值是108.54%,说明混合提取更有利于天麻和葛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阿魏酸混和提取/单独提取的比值是99.46%,说明对于阿魏酸来说,混合提取和单独提取基本相当。从大生产和成本考虑,川芎亦选择混合提取方式。3.3麻芎舒痛方的制备工艺研究以L9(34)正交试验进行最佳工艺条件的筛选和验证,确定了复方的最佳制备工艺,即五味药物以8倍量6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2小时。此工艺在保证君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同时,兼顾了两味臣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五味药物同时提取,具有成本降低、工艺简单有效之优点,有利于大生产。4中药复方(麻芎舒痛方)的制剂质量控制4.1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600泵,Waters 996检测器,Waters717自动进样器,Millennium32 Login工作站;薄层扫描仪,型号:TRANSILLUMINATOR 2020D;空气压缩泵,TOSHIBA Corporation生产;阿魏酸、天麻素、葛根素、川芎对照药材和白芷对照药材为对照品或对照药材。4.2 TLC色谱鉴别照中国药典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对川芎、天麻和葛根进行TLC定性鉴别。川芎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川芎对照药材,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葛根的薄层色谱鉴别采用葛根素对照品,以氯仿-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白芷的薄层鉴别采用白芷对照药材,以石油醚(60-90℃)-乙醚(1∶1)为展开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均无干扰。4.3含量测定4.3.1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色谱柱:SymmetryC18(3.9×1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0.05%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0~45 min,A由100%至60%,B由0%至40%,45~50 min,A由60%至0%,B由40%至100%;检测波长为323 nm;流速:1.0ml·min-1;柱温:30℃;阿魏酸在0.02715~0.4887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8,n=7);阿魏酸样品回收率为98.22%,RSD为1.30%(n=6);本品每1g含川芎以阿魏酸(C10H10O4)计,不得少于0.18 mg。4.3.2样品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色谱柱:Symmetry C18(3.9×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冰醋酸水溶液(2:98);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0.6 ml·min-1;柱温:室温;天麻素在0.1032~1.0320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1.0000,n=7);天麻素样品回收率为97.81%,RSD为1.49%(n=6);本品每1g含天麻以天麻素(C13H18O7)计,不得少于1.92 mg。4.3.3样品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色谱柱:SymmetryC18(3.9×1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0.05%醋酸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0~45min,A由100%~60%,B由0%~40%,45~69min,A由60%~0%,B由40%~100%;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葛根素在0.164~2.05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8,n=9);葛根素样品回收率为97.87%,RSD为1.57%(n=6);本品每1g含葛根以葛根素(C21H20O9)计,不得少于13.18 mg。5中药复方中多成分在体肠吸收研究本文初步考察了中药复方中川芎、天麻、葛根的有效成分阿魏酸、天麻素和葛根素在体肠吸收行为。复方配伍和单味药材的肠吸收行为进行比较,阿魏酸的单位面积肠吸收量增加,天麻素和葛根素的单位面积肠吸收量减少,体现出中药复方配伍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当药物浓度增大时,阿魏酸的单位面积肠吸收量基本相当,天麻素和葛根素的单位面积肠吸收量随浓度增大而增加,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吸收范畴;基于天麻素在复方配伍时天麻素的肠吸收量有较大降低,故将不同药物与天麻进行配伍研究,旨在寻求抑制天麻素吸收的药材来源。天麻分别与川芎、白芷配伍时,天麻素的肠吸收率均达到90%左右。而天麻与葛根配伍时,天麻素的吸收率为46%,天麻素的肠吸收有较大程度的降低,说明复方配伍时抑制天麻素肠吸收的药物是葛根。6 LC-MS-MS法对中药复方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定性研究本文应用LC-MS-MS法对中药复方(麻芎舒痛方)中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建立了多种成分于同一液相色谱图中的梯度洗脱系统,以LC-MS-MS负离子扫描方式对复方样品Krebes-Ringer’s液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定性研究,共明确了川芎和葛根中的8种成分,分别为川芎中的阿魏酸、葛根中的4′,7-二葡萄糖苷大豆苷元、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苷、大豆黄素。在定性研究中推测出结构的一种成分是滨蒿内酯(Scoparone),推测它有可能是麻芎舒痛方在共同的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成分。查阅文献滨蒿内酯的植物来源多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花、种子,茵陈蒿A.capillaris Thunb.茎、叶,芸香科植物印度枸(木桔)Aegle marmelos Corr.根和伞形科植物木柴胡Bupleurumfruticescens L.地上部,本复方中没有这些植物,滨蒿内酯(Scoparone)的来源需要进一步确认。LC-MS-MS法对中药复方的定性研究为其物质基础研究和更深入的体内代谢研究打下基础。7研究的创新性◆提出“将多种药理模型与特异性指标相结合,以药味配伍和剂量配比为筛选依据”的中药方剂组方设计研究方法,并对麻芎舒痛方的药味配伍和剂量配比进行筛选,验证了组方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选择与疾病相关的特异性药效指标成分,以最佳制剂进行药效试验验证和药代动力学探索性研究,探讨中药方剂作用和中药复方配伍的相关性;◆建立了多种成分于同一液相色谱图中的梯度洗脱系统,探讨麻芎舒痛方中多成分的在体肠吸收行为,对麻芎舒痛方药物相互配伍规律进行探索性研究,为进一步的药代研究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条件,进而影响河流生态水文条件,造成河流水体污染、栖息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水生态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掌握不透水性指标的属性,合理控制不透水
1915年庞德译作《华夏集》(或《神州集》,Cathay)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神州集》是英美现代诗歌史上一本重要的有重大影响的译诗集。庞德在研习古汉
陆德铭教授运用黄芪为主治疗外科常见病的经验和特色 ,是通过合理的配伍起到化气回津、固表托毒、益气活血、条达肝气等诸多功效。并列举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寻常疣、带状疱疹
为了安全有效地解决大豆苗期根部多种病害复合侵染的问题,利用微生物多样性及诱导抗病性理论,在辽宁省沈阳康平基地与黑龙江大庆基地,对新研发的一种兼抗大豆胞囊线虫与根腐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
时空数据库为了快速访问其庞大的数据量,必须建立有效的时空索引以提高各类时空查询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3DR-tree算法的时空索引方法:3DR*-tree。3DR*-tree是利用"退化
<正>如果素有全球文案第一人美誉的Tim Delaney(英国创意热店Leagas Delaney创始人、主席,下文称Tim)的五条建议还让你觉得意犹未尽,那么接下来这场由优衣库大中华区首席市场
旅游景区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长期以来,其经济价值一直被忽略。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开展旅游景区经济价值测评是发展全域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培训行业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培训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在线培训系统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最开始开发的培训商务系统业务功能相对简单,随着业务的发展,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快速扩展。如果采用传统单体架构进行设计,后期会因系统架构过于复杂而难以支撑系统的业务发展,如果采用垂直架构进行设计,又会出现重复造轮子的情况。显然,传统软件架构都无法满足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本课题将系统
以《统筹方法》一课的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课标,探讨如何关注学情,结合说明文阅读方法,开展六年级说明文课堂教学。尝试带领学生了解并实践说明文的基本阅读方法,逐步读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