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且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但是该类化合物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溶解性能较差,作用位点较多,对一些病症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诸如此类的原因限制了其药用开发。如果以黄酮类化合物为母体,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活性优化就有可能发现活性更好、具有药用开发前景的衍生物。本文以2,6-二羟基苯乙酮和邻氟苯甲酰氯、间氟苯甲酰氯、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生理活性,且广泛的分布于自然界。但是该类化合物的缺点也十分明显:溶解性能较差,作用位点较多,对一些病症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诸如此类的原因限制了其药用开发。如果以黄酮类化合物为母体,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活性优化就有可能发现活性更好、具有药用开发前景的衍生物。本文以2,6-二羟基苯乙酮和邻氟苯甲酰氯、间氟苯甲酰氯、对氟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了6个氟代黄酮衍生物;对6个黄酮衍生物A环的5位羟基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192个酯化衍生物。所合成化合物中,有194个为新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NMR)波谱和质谱(ESI-MS)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对白菜软腐病菌、蜡状芽孢杆菌、猕猴桃溃疡病原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明显活性;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白菜软腐病病菌、猕猴桃溃疡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载药量为50μg/片时抑菌圈直径为13.0-20.5m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所有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C-03、D-11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其EC50分别为222.269μg/mL、83.675μg/mL;采用苹果枝条活体实验测定了化合物D11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苹果枝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化合物浓度为400μg/mL时,其对苹果腐烂病病斑的抑制率为67.7%。
其他文献
原花色素(Proanthocyanidins)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C3·C6·C3基本构架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且多聚体的活性不及寡聚体。因此将多聚体降解为寡聚体的研究对于多聚原花色素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葡萄籽中纯化制备了多聚原花色素,并采用超声波法对其进行处理,分析比较了超声波处理前后多聚原花色素的结构和活性变化,从而建立了多聚原
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统计结果,2018年中国以875千公顷的葡萄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二,其中鲜食葡萄占比83%,酿酒葡萄占比11%,鲜食葡萄产量达到13百万吨,产量大、成熟期集中、储藏性能弱,而果酒产品是葡萄加工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我国虽然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但是40%以上的消费依靠进口,缺少本土特色葡萄果酒系列产品,葡萄酒产业整体发展缓慢。所以适时开展鲜食葡萄系列果酒的研
苹果腐烂病(Valsa canker of apple)为苹果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被称为苹果树“癌症”,严重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腐烂病发生与树体健康程度密切相关,本实验室前期发现树体钾含量影响苹果树的健康水平,因而影响腐烂病的发生。我国苹果果园钾含量整体偏低,一方面与对钾肥重要性认识不足,使用量少有关,另外土壤有机质、干旱等多种因素影响苹果树对钾肥吸收利用。本研究拟探究有效提高休眠期树体钾
2009年以来,陕西省太白高山蔬菜频繁受到根肿病菌的危害,已严重制约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所以了解大白菜品种的根肿病抗性水平,掌握根肿病抗性基因的分布与利用情况,以保障太白高山蔬菜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Williams系统,对采自我国云南玉溪、重庆涪陵、湖北宜昌、辽宁沈阳和陕西太白等发病疫区的8份根肿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采用单菌接种和混合菌接种两种方式分别对74个大白菜品种(组合)进行苗期
纳米氧化锌(ZnO NPs)已经成为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经过使用周期,最终进入环境,对于农田环境及作物生长造成影响。本研究以ZnO NPs作为新型肥料,探讨其对大田粮食作物的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以解决黄土高原潜在缺锌区小麦和玉米籽粒锌含量较低的问题。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御驾宫村设置了大田微区试验。以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为主,小麦设置了五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拔节期和灌浆前期喷施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容易造成人食物中毒和感染。随着抗生素在医院治疗和畜牧养殖业中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被检出。菌株耐药性的增强,不仅使得人类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更加困难,而且
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重要的优质葡萄酒产区,新疆产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和内蒙古乌海产区是西北产区的典型代表。目前,中国葡萄酒质量特征的评价大多数采用由专业人士进行感官品评,然而系统地评价葡萄酒质量特征的理化指标体系还未建立,对葡萄酒风格特色的研究较少,与国外知名葡萄酒产区相比,西北地区没有突出产区优势,缺乏知名品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北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上种植小麦产区范围内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快,高爆发的特点。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小麦条锈菌产生抗药性,且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频繁,不断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引发条锈病广泛流行,而培育抗条锈病栽培品种是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途径,研究小麦抗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可为培育和改良具有抗病性的农作物新
葡萄酒微生物在葡萄酒风格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选育具有我国地域特色的酿酒酵母,越来越受到葡萄酒行业的关注。对于优选的酵母菌株,在完成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拟开展中试和大生产试验时,由于优选的酵母通常没有活性干制品,因此,在使用时技术要求较高、极不方便,这常会导致中试或大生产试验开展缓慢,以及试验结果与利用活性干酵母制品的结果不一致。酿酒活性干酵母(Alcohol-fermentation Active
自20世纪以来,由于玉米-小麦或水稻-小麦长期轮作及秸秆还田等农艺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引起赤霉病菌积累,赤霉病频发,危害范围也愈加广泛。目前,除青海、西藏尚未见报道外,我国内陆各省市小麦产区均有发生。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病速度快,防治窗口期短。因此,做好病害的科学及时测报是防治关键。2012年,课题组研制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2016-2018年与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和全国农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