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经历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快速的城市化推动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进而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机动化出行需求的井喷式增长,使得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受到了极大的考验。同时我国城市的蔓延式空间扩张及居民对小汽车依赖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公共健康威胁等一系列“城市病”的恶化,而愈演愈烈的“城市病”成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阻碍。因此,有必要从微观个体的视角出发,明确城市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之间的交互作用,解析通勤行为在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幸福感影响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而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引导居民绿色出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为我国幸福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以城市建成环境发展为背景,结合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公共健康及社会学等相关领域,构建涵盖“建成环境—交通—健康—幸福感”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关键问题剖析—基础数据挖掘—系统分析建模—实证数据验证”的研究思路,从微观个体视角,分析建成环境、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幸福感间的互动关系,明确通勤行为在互动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揭示城市建成环境在引导居民绿色健康出行及提升居民幸福感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4个方面:
(1)以居民的单次通勤出行为分析对象,将居住地和工作地停车可用性融入分析职住地邻里层面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过程中,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的中介效应,剖析职住地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并以长春市居民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比是否考虑停车可用性两种情景下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决策影响的差异,分析家庭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的中介作用,刻画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决策过程。
(2)以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的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将建成环境的研究尺度由邻里层面延伸到城市层面,同时在不同尺度建成环境特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过程中融入城市化率的调节效应,揭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构建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多层次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以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邻里层面和城市层面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不同城市化率下各外生变量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差异性,捕捉城市化率在城市建成环境、通勤行为及居民幸福感互动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3)以多尺度建成环境为着眼点,将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融入到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过程中,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表征个体健康,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非机动化通勤及个体健康的中介效应,构建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刻画不同尺度建成环境特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城市层面与邻里层面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并基于通勤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建成环境影响下个体健康在提升居民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揭示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4)以微观个体行为为基本立足点,从倡导绿色健康出行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分析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的交互作用,揭示多尺度城市建成环境影响下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居民幸福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建成环境—通勤—健康—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以丰富建成环境与个体行为关系的理论分析体系。
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改善通勤出行结构,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如何塑造长远的可持续城市形态和交通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体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以城市建成环境发展为背景,结合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公共健康及社会学等相关领域,构建涵盖“建成环境—交通—健康—幸福感”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框架;按照“关键问题剖析—基础数据挖掘—系统分析建模—实证数据验证”的研究思路,从微观个体视角,分析建成环境、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幸福感间的互动关系,明确通勤行为在互动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揭示城市建成环境在引导居民绿色健康出行及提升居民幸福感中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4个方面:
(1)以居民的单次通勤出行为分析对象,将居住地和工作地停车可用性融入分析职住地邻里层面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过程中,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的中介效应,剖析职住地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并以长春市居民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比是否考虑停车可用性两种情景下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方式选择决策影响的差异,分析家庭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的中介作用,刻画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决策过程。
(2)以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的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将建成环境的研究尺度由邻里层面延伸到城市层面,同时在不同尺度建成环境特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过程中融入城市化率的调节效应,揭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构建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多层次序Logistic回归模型,以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邻里层面和城市层面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不同城市化率下各外生变量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差异性,捕捉城市化率在城市建成环境、通勤行为及居民幸福感互动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3)以多尺度建成环境为着眼点,将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融入到建成环境和通勤行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过程中,以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表征个体健康,考虑家庭小汽车拥有、非机动化通勤及个体健康的中介效应,构建广义结构方程模型刻画不同尺度建成环境特性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城市层面与邻里层面建成环境的健康效应,并基于通勤行为的中介效应分析建成环境影响下个体健康在提升居民幸福感中发挥的作用,揭示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4)以微观个体行为为基本立足点,从倡导绿色健康出行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分析建成环境与个体社会的交互作用,揭示多尺度城市建成环境影响下通勤行为、个体健康及居民幸福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建成环境—通勤—健康—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以丰富建成环境与个体行为关系的理论分析体系。
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探索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改善通勤出行结构,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如何塑造长远的可持续城市形态和交通之间的关系,促进个体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