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猪养殖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猪肉成为我国主要的肉制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不再仅仅是量的满足,更大的是对肉品质要求的改善。猪肉品质的改善已经成为猪遗传育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特性直接影响到肉质的好坏。肌肉的食用特性(嫩度、风味、多汁性)与肌纤维数目、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类型以及肌内脂肪(IMF)含量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个体肌纤维性状的差异,从分子遗传角度找到影响肌肉发育的相关基因,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指导育种,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本研究基于一个纯种大白猪资源群体,利用HE染色法对猪群肌纤维直径、面积进行测定,结合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以及群体遗传学等方法对Lpin1、BTG3基因进行了SNP检测及与肌纤维短径、长径、直径、肌纤维面积等性状的关联分析。同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用ImageProPlus6.0图像处理软件测得了11个个体的肌纤维快慢肌比例,并且通过Real-TimePCR技术验证了这11个个体的慢肌marker基因MYH7的表达量。取得如下结果: (1)测定了118头纯种大白背最长肌肌纤维性状指标。数据显示,个体肌纤维短径平均数为51.26±8.46um,长径平均数为79.42±12.86um,直径平均数为67.30±10.76um,面积平均数为2976.14±973.31um2;个体间肌纤维短径变异系数为17%,长径和直径变异系数均为16%,而肌纤维面积变异系数较大,为33%。 (2)对肌纤维性状指标与猪胴体性状以及肉质性状指标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面积与直径的偏相关系数为0.5910,呈极显著正相关。滴水损失与pH1均值的偏相关系数为0.3038,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肌内脂肪与pH1均值的偏相关系数为-0.1927,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3)在猪Lpin1基因第2外显子93位存在C>T多态位点,属于同义突变。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该位点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4)在猪BTG3基因第5外显子存在C>T多态位点,使得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变为丝氨酸(S)。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发现该位点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均不存在显著相关,但该位点与6~7胸椎间背膘厚、胸腰椎结合处背膘厚、pH1均值极显著相关(p<0.01);与第十肋骨处背膘厚显著相关(p<0.05);TT型个体肌内脂肪含量大于CC型,且差异显著(P<0.05)。 (5)通过免疫组化,对11头猪背最长肌的快慢肌纤维数目比例进行了检测,同时对这些组织的慢肌标志基因MYH7表达水平进行了绝对定量。相关分析结果发现,MYH7基因表达水平与快慢肌比例呈极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