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的制备与超导电性调控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低维超导材料由于其新奇的物性和在新型量子器件的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尤其是,探索低维超导体系中的量子现象以及通过改变材料尺寸或引入其它手段来调控超导电性,逐渐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本文将以具有准一维特性的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机械解理法成功制备不同厚度的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然后对其形貌、结构、以及超导电性对厚度、外加磁场和离子辐照的依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利用自助溶剂法成功合成出Ta4Pd3Te16单晶并使用机械解理法成功制备出了不同厚度的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并对其形貌、厚度、微结构和结晶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研究。然后,通过详细测量大量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的低温电输运性质,对比研究了样品厚度对超导电性的影响,发现超导电性会由于厚度的减小而被抑制,并讨论了外加磁场对超导性质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低维体系中厚度减小导致超导抑制的本质,发现由厚度减小产生的无序度能够增强库伦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材料从超导态转变为正常态或弱绝缘态。此外,还发现本文制备的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在Tc以下的电阻温度曲线可以通过热激活相移理论来描述。最后,初步开展了 Ga+离子辐照来调控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超导电性的实验研究,对比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对材料超导特性的影响,发现通过增加辐照剂量,可以诱导纳米带在低温下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这是因为辐照剂量的增加会在Ta4Pd3Te16单晶纳米带中引入更多缺陷,从而使体系中的无序度更加强烈.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慢性气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作用的研究日益深入,发现其作为气道重塑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促进了哮喘及COPD的进展
松嫩平原作为东北三大平原之一,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域内包含众多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是我国湿地分布的主要地区。松嫩平原内保护区众多,其中扎龙保护区、
Janus纳米结构是一种以罗马双面神命名的新型结构,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Janus纳米结构可以将物理化学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材料集成在一个纳米颗粒上,这种不对称结构使其在光学成像、乳液稳定剂、生物医药以及催化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多相催化等方面,通过设计Janus结构可以将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功能位点集成在一个多相催化剂上,这为设计串联催化反应、理解协同催化效应、构建纳米机器
作为当今一种重要的影像技术,磁共振成像具有成像细节丰富、无侵入式和非电离成像等特点,在临床诊断医学和相关影像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相对缓慢的成像速度依然制约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一类共价键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在动物与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已有研究表明,circRNA具有作为miRNA海绵调控靶标基因的表达、参与亲本基因
当图中任意的点v都至少有k个可选元素的颜色集时,如果它可以被正常点染色,那么就称平面图G是k-可选的。这是列表染色中的定义,就像列表染色是点染色的推广一样,我们把列表染色推广从而得到DP-染色,这一概念是最近被Dvorak和Postle(2017)提出来的。DP-染色与列表染色的不同主要在于它把图中的点u变成Lu={u}× L(u),这里的L(u)是u的颜色集,然后来找Lu和Lv之间的任意匹配Mu
电荷密度波与自旋密度波是一种出现在在各向异性材料中的有趣的物理现象,部分材料同时也在低温下出现超导现象,比如2015年发现的铬基超导。我们根据其他研究组通过DFT计算得到的费米面提出了一个简化的二能带模型来解释准一维材料的超导性质。这个模型包含一个三维能带和一个一维能带,一维能带密度涨落可以诱导一个吸引势来产生三维能带的超导。这篇文章的目的研究一维能带的不同涨落的变化对其诱导的三维能带上的超导态的
倒伏容易导致收获困难、菌核病高发,是造成油菜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下胚轴长度对油菜倒伏影响很大,选育短下胚轴品种能有效提高植株的抗倒性。前期研究中,以长下胚轴
Lotka-Volterra生态模型描述了生物种群间的生长规律,是种群动力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生态系统模型,它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
近年来,黄土地区基础设施工程应“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而大量开展,典型的工程有延安新区、兰州削山造城等。其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愈来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