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影评态度资源的实现——以励志电影为例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fangji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影影评也受到大众群体和专业评审的广泛青睐。在西方国家,多数主流媒体和网站为电影影评开设专栏,因为影评不仅是影响电影工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可以起到引导观众电影消费的作用。  评价理论对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所提出的人际功能研究的拓展,该理论是由马丁等学者提出来的,目的在于研究个人如何运用语言去评价事物,表达自己的态度,采取立场,从而调节主体间立场以至意识形态立场。评价理论包括三个层次:态度,介入和及差。  本文以30篇英语励志电影影评为研究对象,并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来分析励志电影影评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状况、态度资源的实现特征和并通过这些特征来实现人际交往。  本文通过对30篇英文励志电影英文影评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理论依据,展开对励志电影英文影评的在态度系统下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量态度资源存在于励志电影影评中,并且态度系统子系统,包括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在影评中均有体现,且被用来帮助评价者来实现其电影评论的人际功能。第二,态度子系统的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分布频率有所不同,其中判断资源出现频率最高,情感资源出现频率最少,而鉴赏资源介于两者之间。这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影评的客观性。在判断系统中,采用社会尊严的资源多于社会认可的资源,并且作者多采用表达正常性的判断资源来评价电影主人公和采用能力的判断资源来表达对电影制作人的评价,这是励志电影这一特殊主体材料所决定的。第三,态度系统的三个子系统,情感,判断和鉴赏资源在影评中都实现的人际交往的功能。丰富的态度资源首先实现了告知读者电影相关信息,并达到了引导读者观看电影这一人际功能的实现。  本研究丰富了电影评论及评价理论的研究,并将其推广到分类电影中励志电影的影评研究,此研究有助于评价性语篇的阅读和教学,并可以传达出励志这方面的正能量,缓解社会压力。
其他文献
所有的翻译理论归根结底都可以追述到哲学层面,其根源都与哲学思想密不可分。中国传统的翻译标准和原则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主要流派,尤其是建立在索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