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发展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但是相对而来的养老问题并没有随之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存的社区养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及新建社区高层住宅如何更好的应对老龄人口增多,所产生的居住需求以及养老设施需求。高层住宅的针对性消费群大多为年轻的主力群体过于商品化,缺乏对老龄人口的考虑。老龄化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在建设高层住宅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不应片面的关注主力消费者年轻一代,也应该考虑到部分老龄化人群。高层住宅的问题是楼层高,具有私密性和封闭性,导致了居民不愿意下楼活动,缺少邻里互动交往,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在住宅中的时间较为长,长时间处于高层住宅的封闭性的私密空间中,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而高层住宅的底层架空层的改造的可行性,可以有效的吸引居民进行社区活动,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在底层架空空间进行再改造重新利用,也是养老设施的一个新的设计可行性方向。对于老龄人口来说,更倾向于居住的离地面近,方便活动,邻里交流,而不会大部分时间都被局限在室内空间中,底层架空空间的适老性改造,也可以把部分老龄人口集中在底层,形成一个老人与老人之间互动、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流与活动的空间。在架空层的规划上也应该从该社区的居民年龄结构上去考虑规划方向,退休逗留老龄人口较多的社区,在改造规划上,公共设施应该更偏向于老龄人口以及小孩的使用。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社区养老案例规划分析研究,认识国内发展现状,根据高层住宅区内底层架空层的规划对比研究,以实际考察案例为例,分析研究使用及居住现状,提出合理的高层住宅社区架空空间养老规划可行性分析,为适老性的居住可能性提供改造的可能性,提高老龄人居住的舒适性,提供更好的养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