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耶尔森氏菌aspA基因特定突变热点与菌株适应性演化的关系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lia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简称鼠疫菌)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的病原体,在历史上曾经引发过三次鼠疫世界大流行。近年来古DNA数据显示,鼠疫菌约在7,400年前由食源性病原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简称假结核菌)演化而来。针对不同演化分支鼠疫菌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裂解酶(Asp A)编码基因aspA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的第363位密码子呈现多态性,至少存在10种基因型,包括编码缬氨酸的GTG和GTA,编码亮氨酸的TTG,编码丝氨酸的TCG和TCA,编码苯丙氨酸的TTT和TTC,编码甲硫氨酸的ATG以及编码异亮氨酸的ATA和ATC。该位点为TTG的鼠疫菌株的数量在自然分离株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其aspA所编码的产物Asp A完全丧失活性。而在该位点为其他基因型的鼠疫菌均能表达有活性的Asp A。此外,根据假结核菌和最古老鼠疫菌DNA的aspA测序数据推测,GTG(Asp A有活性)为鼠疫菌aspA在该位点的祖先状态。基于鼠疫菌aspA第363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应的Asp A活性,我们提出了一种鼠疫菌在该位点上的演化模型:鼠疫菌在由假结核菌演化而来的过程中,aspA基因第363位密码子保留了GTG状态,即鼠疫菌aspA在该位点的祖先状态为GTG,能够编码有活性的天门冬氨酸酶。在随后的某种(某些)选择压力下,含TTG基因型突变的aspA使鼠疫菌能够在生存生长中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适应度优势,使其迅速取代GTG基因型的鼠疫菌,从而在自然种群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在此后的演化历程中,选择压力发生变化,编码有活性的Asp A能够使鼠疫菌在新的选择压力下表现出适应度优势,因此含有在该位点能够恢复Asp A活性的回复突变的鼠疫菌株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迅速固定下来,分别适应了各自的生态位并留存至今。本文通过基于自杀质粒p DS132的无痕突变技术将鼠疫菌201株aspA的第363位密码子由GTG突变为TTG,使其Asp A丧失活性。后续研究旨在通过探究在各类选择压力下两株鼠疫菌的适应度差异,对上述假说进行验证和补充。具体的思路为,首先通过小鼠攻毒实验和细胞实验探究两株菌在动物和细胞层面的生存能力和致病性差异,而后通过一系列胁迫环境中的生存生长能力探究两株菌在自然环境下的适应度差异,并通过比较两株菌在体外共培养,在小鼠体内,以及两株菌与大肠杆菌的共孵育条件下的竞争能力来对两株菌的竞争优势进行直观的评价。同时对两株菌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和转录组学分析,以期对假说的完善提供组学信息指导。小鼠攻毒实验和细胞实验均表明,两株鼠疫菌对小鼠和细胞的毒力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能力也无明显差异。而生长曲线结果,模拟胁迫环境(低温,厌氧等)中的生存实验以及体外共培养的竞争实验表明,能够编码有活性Asp A的GTG株相较于编码无活性Asp A的TTG株具有更强的适应度优势。由此我们推测,编码有活性Asp A的鼠疫菌的适应度可能体现在自然环境下的生存生长中,而与鼠疫菌在动物体内的生存能力无关。同时aspA基因该位点为其他基因型的回复突变株(ATA,ATG,TCG,TTT,均可表达有活性的Asp A)相较于TTG株,在生长上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适应度优势。此外,转录组学结果显示,TTG株相较于GTG株,其鼠疫菌素pst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通过两株菌与表达鼠疫菌来源Fyu A的大肠杆菌共孵育实验发现,TTG株在与大肠杆菌共孵育时,对大肠杆菌表现出比GTG株更强的杀伤能力,体现了与其他细菌竞争时的适应度优势。由此我们推测,在最初假设的导致TTG株在鼠疫菌群中占据主导的某种选择压力,可能是鼠疫菌与其他细菌的竞争环境。综上所述,推测鼠疫菌在aspA基因第363位密码子的演化历程为:鼠疫菌由假结核菌演化而来时保留了GTG的祖先状态,随后在与其他种属细菌的竞争环境中,能够更高效表达鼠疫菌素的TTG菌株迅速在种群中占据优势;而在随后的演化过程中,选择压力转变为各种胁迫环境,因此该位点导致Asp A活性恢复的回复突变株迅速占据各自的生态位并得以固定,呈现出现在鼠疫菌aspA基因第363位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
其他文献
传统药物研发是一项周期长、成本高和高风险的系统工程。药物化学工作者们一直努力寻求低成本、高效率地发现先导化合物以加速药物研发。近年来,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NA-enconded chemical library technology,DELT)因其强大的技术优势成为药物研发领域的热门技术,给传统药物研发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掌握并应用颠覆性和前沿性技术进行新药研发,是推动我国医药研发由仿制向创
学位
“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保证了教学活动、学习目标、评价内容的一致性。教师应明确教育、学习、评价三者的内在关系,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让三者相互贯通,合力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从而推进地理课程改革。文章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意义,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策略,旨在打造高效地理课堂,为学生的深入学习与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应激是指在受到各种内外界环境因素刺激时,机体所出现全身范围的非特异性反应。长时程高强度的应激对动物的认知功能具有明确的损伤效应。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突触结构维持和认知功能发展的重要分子,研究发现应激对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应激导致认知损伤发生过程的重要诱因,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Hcy
学位
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威胁,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经济损失。收治COVID-19患者的医疗机构,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密闭的空间而面临着更大的传播风险,做好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尤为关键。气溶胶是新冠病毒(SARS-CoV-2)的重要传播途径,研究密闭空间SARS-CoV-2气溶胶传播规律、分析各类因素对感染风险的影响是当前COVID-19研究的重要课
学位
普罗维登斯菌(Providencia)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日渐严峻,加重了由它们引发的感染的治疗难度,并且成为了全球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给世界经济带来损失。普罗维登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获得耐药基因后,表现出AMR,耐药基因可以被外源遗传元件(accessory genetic element
学位
摩根菌属细菌(Morganella)为摩根菌科革兰阴性杆菌,广泛的存在自然界中。该菌属细菌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医院感染中不常见的机会性病原体,主要引起尿路感染和术后伤口感染。然而,近年来,在世界多地、各种宿主中均有摩根菌感染的相关病例报道。其中,在医院环境中,免疫抑制的患者由于摩根菌的感染可能会导致致命性的全身感染,使患者的死亡率大幅度升高。当前,关于摩根菌大规模基因组学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菌属内获得
学位
目的:1.确证蓝莓提取物(Blueberry extract,BB)及其花色苷单体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y3G)干预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1,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效应;2.在脑组织转录组及代谢组的基础上,探究BB和Cy3G的乳酸代谢调控机制。方
学位
高等级生物安全设施不仅是国家生物防御体系的基础支撑平台,也是人类健康和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开展科研和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我国的生物安全设施风险评估研究从2003年SARS疫情后才刚刚起步,到目前很多评估工作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在提升应对高等级生物安全设施病原微生物泄漏的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定量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技术对于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工作不仅可以指导病原微生物实际
学位
研究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以左室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与编码肌节相关蛋白基因突变有关。组织学特点包括:心肌细胞肥大、肌纤维紊乱,间质明显纤维化,是青少年及运动员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主要原因。HCM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兴奋收缩偶联异常、自噬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
学位
初级纤毛(primary cilium)是一种保守的、具有微管结构的天线样感觉细胞器,存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细胞表面,其通过接收细胞外的信号,如hedgehog、Wnt等,并将这些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进而参与调控胚胎发育、组织稳态以及肿瘤发生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当细胞进入静息期(G0期)时,初级纤毛以中心体的母中心粒微管为基核,向外延伸组装而成。初级纤毛的形成是一个精确且高度有序的组装过程,包括早期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