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论范畴之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意蕴。对中国古代“雄浑”范畴的研究,主要从“雄浑”范畴的渊源、“雄浑”范畴的发展历程和“雄浑”范畴的内涵三个部分入手。第一部分主要探讨“雄浑”的渊源。“雄”和“浑”本是两个互不相关的概念,经过漫长的思想沉淀,至唐代“雄浑”一词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雄浑”深受古之“大”思想的影响:先秦时期,儒家主要是站在道德伦理的立场上对人格修养的刚健伟大进行赞扬;而道家则是站在哲学的立场上表现出对虚空无限的推崇;至两汉时期,汉赋的“宏侈钜衍”将“大”继续发扬光大,且汉赋的“宏侈钜衍”与赋作家积极昂扬的精神和宽广的胸怀分不开,而这也为后世作家所认可并加以吸收,影响深远。第二部分主要就“雄浑”的发展历程展开论述。自唐代开始,文人喜用“雄”来评论诗文的风格,且伴随着新的创作风格的形成,“雄浑”因之而生。直到晚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问世,其中对“雄浑”做出较为详细的解释,促使“雄浑”这一范畴走向成熟。宋元时期的文人,完善了“雄浑”的内涵。严羽将“雄浑”列为九品之一,并对“雄健”与“雄浑”做出区别。在刘克庄的“雄浑”观中,更侧重爱国情怀的展现,这使得“雄浑”的感情思想更加深沉。陆游在指出“雄浑”应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操的同时,也强调对传统风雅精神的继承,以及语言的天然。戴复古论“雄浑”,同样主张锤炼字句,追求诗歌的浑然天成。至此“雄浑”内涵基本固定。明清时期,“雄浑”范畴迎来总结期。谢榛围绕“气贵雄浑”展开论述,基本上是对前人作品与理论的总结。王夫之则提出“雄不以色”,指出含蓄对“雄浑”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探讨的是“雄浑”范畴的内涵,其内涵可从作品和作家两方面来分析。作品之“雄浑”,首先应具有至大至刚、气势磅礴的特征,其次“雄浑”也应注意含蓄内敛的重要作用。“雄浑”将阳刚和含蓄完美地统一于一身,呈现出气势恢宏而又浑然整一的审美感受。而为创造出具有雄浑风格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条件亦是十分重要。一方面,作家需具有包容万物的阔大心胸以及对万事万物的深沉情感,如此才有可能将无限收于笔下,并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作家需蓄深养厚,以保证语言浑然天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