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握煤自燃危险区域特征信息是防治矿井内因火灾的重要前提。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如安全监控、束管监测、人工检测等在监测区域、监测精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本论文以近年来新兴的矿井无线通信技术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工作面沿空侧、密闭区域及煤岩体介质中这三大区域的无线通信性能开展研究,对煤矿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采空区、密闭区域及沿空巷道三种煤自燃危险区域无线通信环境及传输损耗因素,得到了煤岩体介质属于有损耗介质,电性参数和通信频率是影响无线信号传输的主要因素;沿空巷道属于受限空间,电磁信号传输质量与围岩电参数、横截面尺寸、巷道壁倾斜和粗糙程度有关,且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较大。建立了煤岩体介质及沿空巷道的无线通信衰减模型,理论计算得到在煤岩体中趋肤深度大于5米时通信频段必须小于1MHz,沿空巷道中无线通信的截止频率为291MHz,结合井下电磁干扰统计,沿空巷道无线通信的优选频率必须大于500MHz。采用MATLAB通信软件,对煤岩体介质及沿空巷道的通信性能进行仿真,得到了不同通信频率的衰减系数及有效通信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拟合得出衰减系数及通信距离与频率成二次函数关系。在龙固煤矿2303工作面沿空巷道及地面堆煤场进行应用,测试了169MHz、433MHz、900MHz、2.4GHz四种频率的传输距离和衰减特性,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