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日本著名东洋史学者佐口透(サダチ トオル,1916—2006)的新疆史研究的再研究。虽然佐口透的代表作品已经有四部被译为汉文出版,并成为我国新疆史研究学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我国学界还是日本学界对于佐口透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思想的研究都十分少见。因此,笔者将详细地梳理佐口透的治学经历,并对其广阔的治学领域进行细分。由于佐口透将毕生大半学术精力都投入18世纪以来的新疆历史研究,并在此领域做出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因此笔者将系统地对收录其大部分学术成果的新疆史研究著作进行详细述评,并概括其不同学术阶段的治学特点。最后结合其学术经历,并基于对其新疆史研究的分析,笔者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史料来源等四个方面对“佐口史学”做一尝试性定义。同时,以“佐口史学”为原点,简要阐述其前后日本东洋史学尤其是内亚史研究的脉络。第一章是对佐口透学术生涯的梳理和治学成果的归纳。1941年于东京帝国大学东洋史学科毕业后,佐口透先后三次于侵华战争期间赴我国进行民族学调查。这一学术经历对其治学理念和特点均有深远影响。1950年至1982年,佐口透任教于富山大学和金泽大学。这一期间,佐口透迸发了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每年都有数篇大作发表,活跃于日本国内外学界。1982年之后,佐口透主要对其学术成果进行整理,并尝试新的写作方式。佐口透的学术生涯长达半个世纪以上,涉及领域广,学术产出丰富。笔者在此将其治学领域细分为13-14世纪的蒙古帝国史研究、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与民族研究、中国穆斯林研究三个领域,并将其学术成果进行归纳,附录于正文之后。第二章分三节分别对出版于不同时间的《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新疆民族史研究》和《新疆穆斯林研究》进行详细述评。并分析佐口透在各个时段的治学特点,探索其作品间的联系,以求理清佐口透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的历时演变。第三章结合前文对其研究成果的分析,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史料来源四个方面定义“佐口史学”,并简述“佐口史学”之特色,结合佐口透的学术经历探索其学术动力。最后将“佐口史学”置于其所属的日本内亚史及东洋史学研究的脉络中,探析其价值。本论文无意为佐口透作传,而是将佐口透的新疆史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学术成果进行再研究。本文不对佐口透的学术地位进行过多评价。相信读者在详细了解其学术生涯和研究成果之后,自会对其学术研究尤其是新疆近代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作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