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定溪流鱼类多样性的时空格局是开展鱼类生态学的中心议题,可为鱼类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沿河源至河口的纵向梯度下的空间变化,是溪流环境条件和生物群落的一种最典型的空间变化形式。尽管溪流鱼类分类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纵向梯度格局已有大量报道并已形成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但以鱼类生物学特征为基础的功能多样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同环境之间的联系、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等方面。基于此,本文以皖南山区的新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沿“河源-河口”的纵向梯度连续设置调查样点,于2017年5月和11月两次进行采样,针对鱼类的分类群和功能群组成、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深入研究了:1)纵向梯度下,局域栖息地变量、陆地景观变量和支流空间位置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2)鱼类分类群和功能群群落结构沿纵向梯度的变化过程以及同环境之间的关系;3)鱼类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β多样性沿纵向梯度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同环境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沿“河源-河口”纵向梯度,水温、水宽、水深、河流级别、下游量级、城乡面积、耕地面积等环境因子与距河源距离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而流速、汇合量级、林地面积以及面积等环境因子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鱼类运动、摄食与栖息地利用等相关性状构建了16个复合功能群;鱼类的分类群和功能群组成均随河流级别显著变化,但季节间变化不显著。同时,群落组成与距河源距离显著相关,从上游至下游,尖头鱥、台湾白甲鱼、原缨口鳅等亲流性鱼类逐渐减少,乌鳢、翘嘴鲌、黄颡鱼等缓流/静水性鱼类逐渐增加。此外,鱼类的分类群和功能群结构均受栖息地变量、陆地景观变量以及支流空间位置的联合影响,其中支流空间位置的重要性更高。(2)基于鱼类运动、摄食、栖息地利用以及在水层所处位置相关功能性状,分别计算群落的功能丰富度(FRic)、功能均匀度(FEve)以及功能离散度(FDiv)等功能α多样性,结合Margalef、Shannon-Wiener以及Pielou等鱼类分类α多样性,比较研究发现:1)FRic、FDiv和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河流级别显著变化,但季节间变化不显著;相反,FEve和Pielou均随季节显著变化,但河流级别间差异不显著;2)分类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功能FRic与河源距离呈显著的二项式关系,呈现“∩”分布,FDiv与河源距离呈显著线性正相关,FEve和Pielou指数与河源距离的关系不显著;3)新安江鱼类的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均受栖息地环境、陆地景观以及支流空间位置三者的联合影响,但支流空间位置是影响分类α多样性的主导因素,而功能α多样性主要受陆地景观变量影响。(3)本文比较研究了鱼类分类和功能β多样性沿河流纵向梯度的分布格局,发现:1)鱼类分类β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主要由物种周转过程驱动,而功能β多样性的空间变化则由周转和嵌套两个过程共同驱动;2)分类和功能β多样性均随河流级别显著变化,且均与季节变化关系不显著;3)分类和功能βs?r均与距河源距离呈显著的二项式关系,呈“∪”分布,分类周转Taxsim和功能嵌套Funnes随距河源距离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分类嵌套Taxnes和功能周转Funnes随距河源距离增加而显著减少;4)分类β多样性受支流空间位置和陆地景观变量的共同影响,而功能β多样性主要受陆地景观变量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河源-河口”纵向梯度下,河流鱼类分类和功能结构和α、β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格局均不同,且分类β多样性主要是由物种周转引起而功能β多样性则是由功能嵌套和功能周转联合影响,两者空间变化过程的驱动机制不同。与环境的关系方面,空间支流位置和局域栖息地变量主要影响分类群,陆地景观变量主要影响功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