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义指向分析是20世纪80年以来是汉语语法学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语义指向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以客观语义指向现象和语义指向规律为研究对象。
通常来讲,在语义指向结构中,指向成分与被指成分具有相互选择性。指向成分具有语义功能施及到被指成分的能力和特性,指向成分从属于被指成分;被指成分在语义上要求指向成分与之相配,他们之间的搭配要兼顾到合法、合理、合用的原则。“语义施及性功能”①应成为指向成分的本质特征,也是判断一个语义结构体中指向成分和被指成关系的主要标准。
语义指向理论对加强汉语语法理论建设,指导语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汉语语法学者对普通语言学的重要贡献。
语义指向是个句法语义范畴,不能脱离句法结构孤立地研究词类的语义指向。我们谈到某词类的语义指向的时候,特指某一词类的词语处在句法结构某一或者某些位置上充当某种句法成分时的语义指向。我们认为,某一词类的词语处于某句法位置,只要其能够对其他句法成分具备语义施及性功能,就会有语义指向。
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单从词类的角度对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只”、“都”、“就”等副词的语义指向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梳理,进而探求汉语语义指向理论的多方位研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