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美籍犹太作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用一种濒临消失的语言--意第绪语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7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世界,并且记述了特定历史时期犹太人对于宗教、伦理以及生命的思考。
辛格因其犹太性被誉为最伟大的美籍犹太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弥漫其间的明晰历史感为基础。第一,辛格对作品的背景设置有明显的倾向性,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东欧的犹太人小镇。这种犹太小镇社区与外界隔绝、充满魅力和怀旧情绪。这样偏远的背景不仅让人回想起旧时的贫困、迷信和落后,也引发犹太人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思考。第二,活跃在辛格小说中的人物多具奇幻色彩而非世俗中的人物。这些拉比、骗子、青楼女子、落魄的知识分子、傻瓜、理性主义者、宿命论者以及无神论者常被(魔鬼、妄想等)迷住心窍。他们是边缘的,神秘的,甚至是远离尘世的。这些性质不仅使波兰犹太人市井生活的全景图更加丰满和逼真,而且迎合了读者对于衰落犹太传统文化的怀旧之情和对于新鲜刺激事物的渴望。
通过背景和人物边缘性,辛格卓有成效地例证并强调了他对犹太民族忧心如煎熬的情结(民族忧煎情节),这与他的创造性思维、艺术风格和作品的含蓄性大有关联。自从上四个世纪以来,基于复杂的政治、宗教和历史原因,犹太人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历史证明,犹太人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意识,而这种意识植根于犹太民族无家无根的过去。因此,我们就可以对犹太人身份从弱化到重新建的变化过程作出解释。移居美国之后,大多数像辛格这样的犹太人陷入了自我身份是犹太人还是美国人的窘境,然而他们既不是完全的犹太人也不是真正的美国人。刻在他们面容上的迷惑揭示了异质文化间的激烈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边缘感、孤独感和孤立感。传统的价值观被碾成碎片,而新的价值观又尚未建立。怎样生存,甚至是怎样保持自我,成为萦绕在犹太人民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惑。独特的民族和个人经历使得犹太人极度渴望被接纳和被承认。只有满足这种情感,才是引导犹太人在一定程度上丢弃失落感、获取归属感、重建生存价值的最适合的法则。
关照到这种必要性,辛格创作每一部作品使用的语言都是意第绪语,一种没有国土没有边界的被遗弃的语言,以不断向世俗提及他的犹太身份并且以他自己的方式捍卫犹太传统。另外,他始终专注于为被放逐的犹太人和不断遭受精神摧残的“精神孤儿”寻找心理上的出口。辛格对人类灵魂进行了检验、拷问和无情批判,这使得很多犹太作家尊其为“精神之父”以表达他们对辛格不懈努力的肯定和欣赏。虽然素材多样,主题各异,辛格的小说无一例外得记录了他对各种学说和观念尝试性的探寻,比较和证明以及实验失败后的挫败、愤怒和悲伤。虽然辛格从未为他小说的犹太主角找到或者指出一条明确的出路,固守犹太道德价值观的倾向成了小说中反复吟唱的原型--小说中满是忏悔者,他们在一时被世俗诱惑和欲望引诱后回归于父辈的信仰,这不但证实了辛格小说从流亡到救赎的不断再现主题,而且印证了他对犹太传统的依恋。
第一章对艾·巴·辛格作了简要介绍,包括他的生平、文学成就及作品评论。
第二章对辛格文学作品中的二义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讨。该章分为五个部分。
在“情节的二义性”一节中,从流亡到救赎以及在这两极间不断游移的原型模式成为大多数故事的主题,文中对该节分四个子节一开端、发展、结局和结论进行讨论。
“视角的二义性”陈述了一个新观点:真理在于对立。这一观点可追溯到十七世纪的伟大哲学家一斯宾诺莎,无疑他对辛格及其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然后我们将探讨对于人类的二义性视角及其含义。
“形象的二义性”将阐述两个著名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卢布林的魔法师》中的雅夏,他虽然被普遍认为是犹太唐璜,但其实是个极具天分和才智的英雄;另一个是《傻瓜吉姆佩尔》,这是辛格的成名作,其中描述了一个具有美德的聪明的傻瓜。
文本的含义因无形而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为了达成对文本中貌似矛盾事物的描述的精准和统一,辛格采用了一种写作风格,即奇异风格,以将读者引入一个魔幻世界的维度。通过对奇异风格的定义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此风格的含义并欣赏到文学大师在叙事艺术中的独创性。
第二章的最后一节着力于辛格创作中所使用的语言一一种是意第绪语,它承载了犹太文化中的所有精髓但却在消亡过程中;另一种是英语,它以广泛的阅读群使辛格闻名世界。我们将探讨并得出辛格坚持用意第绪语写作并积极参与到翻译工作的原因。
辛格作品五个层面的二义性现象敦促我们思考其隐匿于现象之后的深层原因,即辛格的民族忧煎情结,这一内容将在第三章中展开。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对作者意识形态的反映,而作者总存在于特定时空,特定宗教、社会、民族、个人经历及其他复杂因素的背景下。充分了解写作背景对文学作品的阐释大有裨益。推理的过程将文本与孕育文本的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在外部世界中,二义性以及其间的游移随处可见一应该还是不应该信仰上帝?传统与现代化,哪一个更利于保持犹太身份?犹太启蒙主义会带来民族的希望和心灵的宁静吗?如此种种。这些涉及犹太民族未来的重要问题,以及辛格谜一般的经历相互作用,产生、形成并发展了辛格的民族忧煎情节,显现于文本中,熔铸成辛格的“独特性”。
最后一部分得出了结论并说明了意义。文本中的“二义性及游移”现象根源于宏观的历史文化背景。正如哲学家阿·巴特利特·贾马泰伊所说的,“真理也许是…由对立物,由暂时结合在一起的截然相反的事物组成的一种不断变化的混合体”,辛格的作品引领我们思索整个人类的状态:我们可以从辛格那里得出对于犹太民族以及全人类生存状态的观察和判断;并且,新的思考模式会引发对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以及需要保持和谐的内部世界的新观点。
总而言之,辛格,这位勇敢而忠诚的战士,为他的民族而上下求索。受民族忧煎情结的驱动,他尝试了每一种可能的途径却每每以失败告终。永不放弃的辛格继续在迥异的民族出路中寻找答案。每一次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新的机遇、使他汲取力量和勇气,终将成功的信念是辛格屡败屡战的动力源泉。辛格文本所揭示的终极游移恰恰印证了他救赎苦难的犹太民族的耿耿忠心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