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2.66%,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其中胶质瘤又居于颅内恶性肿瘤的首位。通过影像学如颅脑磁共振可基本明确诊断。显微手术切除是脑胶质瘤治疗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中手术能否全切,取决于其部位与性质。在保证生命安全、功能保留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全切肿瘤。目的:脑胶质瘤因其浸润性,其真正侵袭边界往往超过术前磁共振T1增强所显示的范围,故全切肿瘤十分困难。神经导航系统是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肿瘤的2.66%,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其中胶质瘤又居于颅内恶性肿瘤的首位。通过影像学如颅脑磁共振可基本明确诊断。显微手术切除是脑胶质瘤治疗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其中手术能否全切,取决于其部位与性质。在保证生命安全、功能保留的情况下,应当尽量全切肿瘤。目的:脑胶质瘤因其浸润性,其真正侵袭边界往往超过术前磁共振T1增强所显示的范围,故全切肿瘤十分困难。神经导航系统是一种已广泛应用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设备,其能根据术前和术中影像学资料建立三维模型,为术者提供指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进步,神经导航数据已由早期的单一磁共振逐渐进步为多种影像学资料相互融合,从而提供多模态神经导航指引。荧光素钠是一种荧光染料,其可透过被破坏的血脑屏障,蓄积在肿瘤细胞的间质中,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可以发出黄绿色的光,进而辅助肿瘤切除。因此,本研究拟分析两组不同患者,分别接受荧光素钠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肿瘤切除术及神经导航肿瘤切除术,分析其肿瘤全切率、KPS评分变化、生存率等指标,进而分析荧光素钠联合多模态神经导航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手术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共纳入70例自2018-11至2019-12因胶质瘤于十堰市太和医院神经肿瘤疾病诊疗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经排除后共分析49例脑胶质瘤病例资料。以是否使用荧光素钠显像将患者分为荧光导航组(n=26)和导航组(n=23)。两组的基线信息,包括年龄、部位、肿瘤体积、术前KPS评分等。通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颅脑MRI资料,计算肿瘤体积,进而计算肿瘤全切情况。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记录患者术后1月KPS评分及至2021年1月31日截止的复发情况。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制图制表使用WPS 2019。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即性别、年龄、肿瘤位于功能及非功能区、肿瘤体积、术前KPS、肿瘤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中荧光导航组术中荧光显影效果满意例,满意率84.62%,其中高级别胶质瘤18例,低级别胶质瘤4例;4例低级别胶质瘤显影效果不满意。术中所有病例均或多或少出现了神经导航的漂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荧光导航组全切除率、术后1月KPS评分变化、复发情况等均优于导航组。结论:荧光素钠在脑高级别胶质瘤中更容易获取满意的荧光效果。当神经导航发生漂移时,荧光可以弥补导航漂移造成的肿瘤定位问题。荧光素钠配合多模态神经导航可以提高脑胶质瘤的全切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推迟肿瘤的复发时间。
其他文献
背景:胶质瘤(Glioma)是人类大脑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约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一半,死亡率很高。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仍然不佳。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胶质瘤的策略是迫切需要的。PICALM interacting mitotic regulator(PIMREG)(NM019013)又被称作FAM64A、CATS和RCS1,在调控细胞的增殖、肿瘤
背景:全球常见癌症中,结直肠癌的发病比例极高,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结直肠癌进展迅速、侵袭性强、容易耐治疗,常常很难被早期发现。虽然结肠癌的诊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结肠癌病人往往预后不良,反复发作以及癌细胞扩散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肿瘤的生物学过程中出现的肿瘤干细胞(CSCs)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相关探索发现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
背景: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第五大最常见恶性肿瘤,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胃癌在确诊时通常已是中晚期,五年生存率极低。2018年全球约784000[1]例患者死于胃癌,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胃癌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涉及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是胃癌发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对其进行合理的临床管理可以极大的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然而,不同临床
目的:1.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β10在肝癌数据集中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分期、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2.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Tβ10在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及对Tβ10表达进行干扰后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凋亡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以期发现肝细胞癌诊断、预后评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及治疗潜在靶点。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在Oncomine数据库中分析Tβ10在肝细胞癌数据集中的转
背景:肺癌是我国和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平均5年生存率约为15%。肺腺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出现远处转移,往往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因此,临床上对于不能手术的早期、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放射治疗是控制病灶的主要手段。但是,放射治疗的最大障碍在于肿瘤细胞存在放射抵抗,这也是导致肺腺癌患者放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因素。糖基转移酶GA
背景:食管癌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现没有足够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循环标志物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内镜活检是确诊食管癌的金标准。早分期的食管癌经内镜治疗后有望得到根治,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首选方式,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并实现病变的完整剥离,除了完善术前病理检查外,内镜下对于病变范围和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国内外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化疗在CRC术后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化疗在为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危害,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出现营养障碍、肠道微生态失衡等,部分患者因此停止化疗。近几年,许多学者发现,通过益生菌或营养制剂的使用,这些危害部分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二者联合用于术后化疗患者是否有更显著的疗效,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次研
目的:研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肝细胞癌(HCC)切除术后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行手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值,制作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根据最佳临界值把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使用卡方检验或检验分析两组基本资料的差异性,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全部患者以及低SII组和高SII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时间并制作生存曲线。应用COX
背景: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作为胰头癌、胆管末段恶性肿瘤、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等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其技术复杂、消化道重建多及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57%,因此如何能提早预测PD术后严重并发症(Severe complication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 y)的发生,进而针对高危人群提早干预,成
背景:磁共振成像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应用广泛,但基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对部分影像表现重叠的肝脏肿瘤较难鉴别,纹理分析通过定量分析病灶体素灰度强度和空间位置改变而间接反映病灶的组织学病理学改变,能够高通量提取病灶内部的纹理信息并准确评估肿瘤的异质性,目前纹理分析已经在肝脏多种常见肿瘤的鉴别和预后评估中显示出良好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图像纹理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